搜索
查看: 14521|回复: 13

现代诗韵所分韵部与通押规则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7-20 02: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八韵 通 押 情 况 十 三 辙
   阴阳上去 入 声

  一麻 第一类通押 发花
  二波 通歌 第一类通押 梭波
  三歌 通波 第一类通押 全

  四皆 第一类通押 乜斜
  五支 通儿、通齐 第二类通押 衣欺
  六儿 通支、通齐

  七齐 通支、通儿 第二类通押 部

  八微 灰堆
  九开 怀来
  十姑 通鱼 第三类通押 姑苏
  十一鱼 通姑 第三类通押 通 衣欺
  十二侯 由求
  十三豪 遥条
  十四寒 言前
  十五痕 押 人臣
  十六唐 江洋
  十七庚 通东 中东
  十八东 通庚

  

  [入声字通押说明]:入声韵的字有两种通押形式 —— 分类通押和八个入声韵部全部通押。全部通押就是举凡入声字一律通押;分类通押就是韵母发声相近的入声字通押,通常分为三种情况:1、第一类通押,即麻、波、歌、皆等四个以“开口呼”音素收音的入声字通押2、第二类通押,即支、齐两个以“齐齿呼”音素收音的入声字通押3、第三类通押,即姑、鱼两个以“合口呼”和“撮口呼”音素收音的入声字通押





作者: 柳堂:
词的用韵,比格律诗使用的韵目范围宽得多,除个别独用的韵目外,大多可从几个韵目选韵。填词可以戈载《词林正韵》为据选韵字。但有一点得注意,就是《词林正韵》只是根据多数宋词用韵的情况,并未包括所有宋词的用韵情况。其他可通押的情况尚见有:
    1.第六部与第十三部中的韵可通押。如,秦观《木兰花慢》(过秦淮旷望)用韵是:尘、林、云、人、村、门、闻、苹、魂、昏,其中,林属十三部,馀皆属六部,六部与十三部通押。又如,程武《小重山》(香减鲛绡添泪痕)、无名氏《恋绣衾》(元宵三五酒半醺)等,都是六部与十三部之韵通押。
    2.第六部、第十三部与十一部的韵可通押。如,吴琚《柳梢青》(彩仗鞭春)所用韵字是:春、寅、轻、情、灯、青,春、寅属六部,后四字属十一部,六部与十一部通押。高观国《鹧鸪天》(剪翠衫儿稳四停)所用韵字为:停、吟、金、深、心、铃,停铃属十一部,吟金深心属十三部,十三部与十一部通押;利登《风入松》(梨园花柳地)、王同祖《西江月》(往事星移物换)等也是十三部十一部之韵通押。张炎《国香·赋兰》(空谷佳人)所用韵为:人、春、贞、林、深、心、云、吟、琴,其中,人春云属六部,贞属十一部,林深心吟琴属十三部,则六部、十一部、十三部通押;黄时龙《浣溪沙》(雨歇花梢月正明)、胡翼龙《鹧鸪天》(六曲银屏梦隔云)、周密《木兰花慢》之“南屏晚钟”和“两峰插云”、李从周《一丛花令》(梨花随月过中庭)、姜白石《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殢人香)等,所用韵皆是这三部之韵通押。
    3.第七部与第十四部的韵可通押。如,周邦彦《粉蝶儿慢》(宿雾藏春)用韵是:晚、懒、浅、恋、槛、眼、板、欠、减,晚懒浅恋眼板属七部,探槛欠减属十四部,七部与十四部通押。
    4.第六部魂韵目与第七部元韵目即平水韵之十三元通押。如,萧则山《朝中措》(半山社雨欲黄昏)所用韵为:昏、门、痕、存、言,言属第七部元韵目(十三元半),馀属第六部魂韵目(采用晚翠轩词韵所分韵目,即十三元半),六七部之十三元通押。
    5.第九部与第十部的韵甚至也有通押的,吴丈蜀《词学概说》有说,可参。




通押和混韵作者:云山子
    今人写诗押韵分新韵旧韵,通行的说法是新旧韵不同部分不得混用。
    此说有值得商榷处。
    我们用现代汉语读古诗时发现,许多古诗,其押韵不同于现代音韵的,读起来还很和谐。例如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其中“衣”,今为i韵,其他“飞”“微”“归”“晖”今为ei韵,我们读起来不是也很“押韵”吗?
    汉诗押韵,又叫协韵(协调音韵),并非都是“同身(同韵母或加韵尾)同韵”才能押韵。协韵就是鲁迅先生说的“押大致相近的韵”。有些不同韵母不同韵身的字可以通押,如含i与含-i,含u与含v,含i与含ei等的字。这种通押跟旧韵联系起来看,就可能被认为混韵。
    究竟哪些现代汉语字韵可以通押呢?我们从新旧韵的联系中受到很大的启发。
    平水韵“支”部中有“支zhi”“仪yi”等字,“齐”部中有“齐qi”“嘶si”等字。这些字用作韵,现在仍和谐,所以推定-i与i可以通押。(韵理见王力《汉语音韵》)按“不可混”论,用所列各字押韵就是在现代韵中混了“支”“齐”韵。
    平水韵“微”部中有“微wei”“衣yi”等字,用作韵,现在仍和谐,所以推定ei与i可以通押。“眉mei”“仪yi”在“支”部中同列,同理说明ei与i可以通押。按“不可混”论,用这些字押韵就是在现代韵中混了“微”“齐”韵。
    平水韵“鱼”部“虞”部中有“鱼yu”“初chu”“虞yu”“无wu”等字,用作韵,现在仍和谐,所以推定u与v可以通押(韵理见王力《汉语音韵》),按“不可混”论,用所列各字押韵就是混了“鱼”“虞”两韵.
    并不是平水韵中含不同现代韵的,都可以通押。如:
    平水韵“支”部中让“规gui”“眉mei”与“支zhi”押韵,现在读起来不和谐,故-i与ei不能通押。即不允许混韵。
    平水韵“灰”部中有“灰hui”“开kai”等字,同时用作韵,现在读来不和谐,所以ai与ei不能通押,即不允许混韵。
    平水韵“元”部中有“元yuan ”“魂hun”等字,同时用作韵,现在读起来不和谐,所以an与en不能通押,即不允许混韵。
    仄声韵的例子以此类推。
    通押不能随意扩大。A与B通押,B与C通押,A与C不能理所当然通押。如:-i与i通押,i与ei通押,但-i与ei不能通押。
    在十三辙中,将i和v合并(一七辙),将u与v分开(u独立为姑苏辙)是戏曲传统。在诗词中没有这个传统。故i与v不应通押。
    通押就是最大限度扩大用韵的自由,就有可能遇到所谓混韵问题。所以对混韵现象须作具体分析。

楼主热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7-20 02: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说通押与诗韵
类别:百家杂谈 作者:江凤鸣 [个人杂文集] 日期:2011-5-29 1:12:11  按 ← → 方向键翻页
编者按:中国自古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加上几千年的朝代更迭史,造就了灿烂多元的华夏文化。可以说,每一个时期有每一个时期的文化特色,如唐诗、宋词、元曲等等都有着显著的时代烙印。面对多元化的格局,我们既要做到吸纳众家、继承发扬,更要不拘于教条,善于开拓运用。“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如果死抱教条,或许现在的我们依旧满嘴“之乎者也”地写着八股文了。文章以诗歌按语为切入口,以点带面、由古论今、旁征博引、洋洋洒洒,既挖掘了通押与诗韵的形成历史,也深刻论述其特点及运用方法,借此批评了文学上的教条主义。文章无论是论述的内容还是揭露的问题,都可以给我们启迪。

  进入好心情,能够呆下来,是源于对诗歌的热爱,也是因为两位编辑流风和傲日之峰。我敬佩他们的为人和学识,在和他们的交往切磋中写下了不少的古体诗歌。08年的时候,流风编辑曾邀我担任诗歌编辑,我自觉道行尚浅,婉言谢绝了,但我一直觉得流风是个热情的人。傲日之峰是个很谦逊的编辑,有次因和我就一个格律问题意见不同,专门跑到广州的旧书市,辗转几个地方去淘一本旧书。这令我感动至今。当初,我和傲日之峰讨论较多的就是通押与诗韵。
  再后来就是结识了小寒斋主人、黄池春田和贪梦牛这三位都具有独特品味,有独立见解,学识素养很好的诗歌编辑,可惜他们后来都陆续离开了编辑岗位。自从他们走后,我就不大写诗了,也怕写诗。因为这之后的一些诗歌编辑,学问不大架子大,那些按语简直就像抽人的鞭子。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像个瘪三。
  诗歌按语,原本是品评诗歌技巧、艺术和内容的,他们却简单的几个字就判你死刑,且立即执行:出格。出律。出韵。在杀死你作品的同时,还隐含着潜台词:诗词格律都不懂,还写什么古体诗?不管他们的本意如何,我觉得这样的编辑内心很残忍。相比较好心情的短篇编辑——散文、杂文和短篇小说,这些编辑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精神。
  上面的话好像有点扯远了,现在话归正题。诗词格律的学问,大半在如何用韵。自三国魏李登编出《声类》,晋朝吕静编出《韵集》,齐梁周颙、沈约总结出四声,隋朝陆法言编定《切韵》以来,韵书代出,趋势是韵部越来越少,用韵的约束逐步放宽。平水韵将《广韵》的二百零六个韵目,减到一百零六韵,几乎减去一半。后来的《词林正韵》将一百零六韵的《平水韵》进一步归并为十九部四十七韵,这是诗韵史上的一次重大进步。有人说做诗要用《平水韵》,填词当用《词林正韵》,似乎没错。但我以为,古时的语言环境、语音系统与今日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写诗填词用韵都归并到《词林正韵》也未尝不可。理由我下面说。
  有些诗歌编辑,死守教条,以为古体诗就得遵守《平水韵》,这没有错,但写诗并非只能遵守《平水韵》。唐代以前不不必说了,就是唐朝以后的大诗人们——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李贺、李商隐、杜牧、苏轼、李清照、陆游、辛弃疾等等,谁见过《平水韵》?《平水韵》产生在十三世纪,是金代的东西,它出现的时候,上述的大诗人们早已故去。它出现既晚,又不属正统。对于它的遵从那是金元后来的事。
  大唐的首都在长安,就是现在的西安。那时的官话——普通话就是陕西老陕的语言。所以我们现在读唐诗,有些韵脚里,就掺杂着当时的陕西方言。北宋和金代大部分时间首都在河洛之间,那时的官话——普通话就是河南腔调。当然诗词的创作押韵也就离不开当时的语音、语言。“打”字,那时读作“顶”,“斜”字那时读作“霞”。南宋是宋词灿烂的年代,首都设在临安——今日杭州。杭州官话,就是那时的普通话。诗词的创作当然也离不开那时的语言环境。所以,我说你坚持用《平水韵》学着古人的腔调写诗不仅滑稽而且可笑。且不说那时古人说话的腔调如何已经难以知道,就是知道了,和现在的普通话也相去甚远。而出现在清朝的》《词林正韵》距今不过一百五十年,清朝的首都是现在的北京,北京话是我们现在普通话的基础。因此,我以为用《词林正韵》作诗填词正好。
  用《词林正韵》写诗填词,就涉及到诗词的通押,说到通押,对教条主义来说,就好像要挖某些顽固守旧者的祖坟。他们判人家出韵、出律大多在这个上面。他们在这个问题上是很坚持原则的。其实古人在这个方面却是很宽厚的。我们还是用事实说话。据说近体诗里箫、肴、豪三韵不能通押,通押就是出韵。那你看看下面两首诗:
  汉家天马出蒲稍,(肴)苜蓿榴花遍近郊。(肴)
  内苑只知含凤觜,属车无复插鸡翘。(萧)
  玉桃偷得怜方朔,金屋修成贮阿娇。(萧)
  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潇潇。(萧)
  这首七律出自唐朝大诗人李商隐,是肴、萧通押,没人说他是出韵。下面再来看清朝大诗人黄遵宪的一首七绝:
  拔地摩天独立高,(豪)莲峰涌出海东涛。(豪)
  二千五百年前雪,一白茫茫积未消。(萧)
  这首七绝通押的是豪、萧两韵。如果说前面两首诗还只是邻韵通押的话,那你看下面这首宋朝大诗人范成大的《重阳后菊花》,是不是就太出格了?
  过了登高菊尚新,(真)酒徒诗客断知闻。(文)
  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元)
  一首七绝,短短四句,居然有了真、文、元三韵。似乎也没谁说他出格嘛。上面选了三首近体诗,下面再选一首词。就选大家熟悉的《蝶兰花》吧。
  卷絮风头寒欲尽。(轸)
  坠粉飘香,日日红成阵。(震)
  新酒又添残酒困。(愿)
  今春不减前春恨。(愿)
  
  蝶去莺飞无处问。(问)
  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震)
  恼乱横波秋一寸。(震)
  斜阳只与黄昏近。(问)
  
  天哪,这位宋朝诗人赵令畤先生,居然四韵通押。说到这里,我倒是要说了,既然古人都不拘泥于通押通韵,我们的一些编辑先生何必那么认真。我觉得诗词里的学问实在是很大很深的,以为买一本韵书,就可以教条主义的判断是非的想法,真得很滑稽,很可笑。
  前面我已经讲过了,由于在漫长的历史年代,由于王朝的不断更迭,首都的不断迁徙,官话的中心——不同年代普通话中心也在不断变化,他们势必影响到汉字的声调的变化,因此,也就影响到诗词创作的用韵。举例来说,平水韵中侵韵的几个用字:任,又读ren,转为沁韵;沈又读shen的三声,转为寝韵;涔又读qian,转为盐韵;簪同时又属于覃韵等等。这样的例子在各个韵部都有。这些都是因为历史年代中官话中心不断转移造成的。因此,如果我们的某些编辑,坚持拘泥于韵书,而不去大量阅读古体诗词,从实践中增长真实可靠的学问,恐怕不出差错是不可能的,不胡批乱砍也是不可能的。
  我觉得在按语中不写对诗词本身的评价,而轻易的判别人的诗词出韵、出律,是个不大好的做派,只不过是要表现自己“好有学问”、颇有古人之风,用的都是诗词专家的行话。这种老套路的虚伪,只会给诗词爱好者设置学习的障碍,或者有拉大旗做虎皮之嫌。须知今天的文学爱好者,已不同于往昔,他们有更好的资讯,有更多的资料可查。现在的人自我意识都很强,谁用某种高深莫测的方式压迫别人的自卑感,别人会立刻离他好远,绝不可能成为他的粉丝。因为粉丝们不会去追捧冷漠的人。
  我说了上面这些意见,并不是要诗词爱好者,不去讲求诗词的格律,没有格律的诗词肯定不能被称为古体诗词。我要说的是我们要像古代前辈的诗人们学习,不断的在继承中开拓。你看从古诗——唐诗——唐词——宋词走的就是诗词格律由简入繁,再由繁入简的路线。诞生在金元时代的《平水韵》,距离现在已经好几百年,当时河洛地区的语音语调,大概还保留在现今闽南客家人的语言中,这种语调不要说拿来作诗,就是听懂都成问题。在一个语音环境与古代天差地别的今天,死抱着教条,肯定是一条走不通的路线。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7-20 02: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查了百度知道查到如下资料:
  (一)“东”、“冬”为一类。
  (二)“支”、“微”、“齐”为一类,“支”与“微”较近,它们与“齐”较远。
  (三)“鱼”、“虞”为一类。
  (四)“佳”、“灰”为一类。
  (五)“真”、“文”、“元”、“寒”、“删”、“先”六韵为一类,“真”与“文”近,“元”与“文”近,“寒”与“删”近,“删”与“先”近,“先”又与“元”近;“真”与“元”,“寒”与“先”,“元”与“删”较远;至于“真”与“寒”,“寒”与“元”,“文”与“删”、“先”,“先”与“真”、“文”则原则上不能认为邻韵。
  (六)“萧”、“肴”、“豪”为一类。
  (七)“庚”、“青”、“蒸”三韵为一类,“庚”与“青”较近,它们与“蒸”较远。
  (八)“覃”、“盐”、“咸”为一类。

  说是“支”、“微”与“齐”较远;“真”与“元”、“寒”与“先”、“元”与“删”较远;“庚”、“青”与“蒸”较远,那为什么把它们归在一类呢?是不是说虽然较远不提倡通押但是其实还是可以通押的?(哪位同志能找到首句起韵通押这些的例子更好)
  还有“‘真’与‘寒’,‘寒’与‘元’,‘文’与‘删’、‘先’,‘先’与‘真’、‘文’则原则上不能认为邻韵。”也就是说这些都不能通押了?


作者:铁马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7-20 02: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先生论诗韵及邻韵通押
王力先生在《近体诗格律学》(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1出版)对诗韵、邻韵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摘录如下,供诗友们学习参考: 近体诗用韵甚严,无论绝句、律诗、排律,必须一韵到底,而且不许通韵。 “出韵”是近体诗的大忌,宁可避免险韵,决不能让它出韵。 从前的人的确受这种严格的约束。科场中,诗出了韵(又称“落韵”),无论诗意怎样高超,只好算是不及格。 盛唐(约在公元780至779)以前,除上面所说“欣”韵的情况之外,近体诗绝对不出韵:中唐(约在公元780至840)以后,偶然不免有出韵的情况。 自唐至清,近体诗固然限用本韵,古体诗也不过偶用邻韵。除了“先”韵可认为“元”、“寒”、“删”的邻韵,又“江”可以勉强认为“阳”的邻韵之外,上平声和下平声绝对没有想通之理。(仄声依平声类推。譬如依照现代北方话,“侵”可通“真”,“覃”可通“寒”,“盐”可通“先”;依照西南官话,“真”可通“庚”、“青”、“蒸”;依照皖、湘、滇方言,“阳”可通“寒”;依照吴语,“歌”可通“虞”(一部分字如“蒲”、“都”、“孤”等),诸如此类,非但与近体诗的规律绝不相容,而且和古体诗的规律也是不合的。 总之,宋代以前,近体诗之出韵者,千首中难见一二首,自然不可为训。何况千数百年来,传抄难免有误。 所谓“邻韵”,除“江”与“阳”,“佳”与“麻”,“蒸”与“侵”为罕见的特例之外,大约总依诗韵的次序,以排列相近而音又相似的韵为邻韵。所谓“相近”,不因上平声和下平声的界限而有所间隔。这样,我们可以把相近的韵分为八类如下: (一)“东”、“冬”为一类。 (二)“支”、“微”、“齐”为一类。“支”与“微”较近,它们与“齐”较远。 (三)“鱼”、“卢”为一类。 (四)“佳”、“灰”为一类。 (五)“真”、“文”、“元”、“寒”、“删”、“先”六韵为一类。“真”与“文”近,“元”与“文”近,“寒”与“删”近,“删”与“先”近,“先”又与“元”近,“真”与“元”, “寒”与“先”,“元”与“删”较远;至于“真”与“寒”,“寒”与“元”,“文”与“删”、“先”,“先”与“真”、“文”则原则上不能认为邻韵。 (六)“萧”、“肴”、“豪”为一类。 (七)“庚”、“青”、“蒸”三韵为一类。“庚”与“青”较近,它们与“蒸”较远。 (八)“覃”、“监”、“咸”为一类。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一)近体诗不得通韵,仅首句可用邻韵;现代诗人作律绝任意通韵者,不合唐宋诗人的格律。 (二)首句用邻韵,仅以本节所举同类之韵为限;现代诗人以“真”、“庚”通押,“删”、“咸”通押之类,纵然用于首句,亦不合于唐宋诗人的旧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7-20 02: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先生的这段话是没有说清楚的,弄糊涂了不少人。 1、王力先生说的是他认为的“邻韵”,这“邻韵”的时代是以平水韵为准则的时代。而平水韵的“邻韵”向来没有一个定论,这是王力自己的“邻韵”理解,不少人并不认同。 2、唐代用的是“切韵”,用“切韵”写诗是可以用“切韵”的“邻韵”互押的。如一东二冬三钟,钟就是冬的邻韵,它们就互押了。又如唐是阳的邻韵,“切韵”的唐阳就互押了。 3、不能用平水韵的所谓“邻韵”去谈唐人的“规矩”。“邻韵”的概念是随时代有变化的。这“邻韵”的概念是随时代有变化的这句话又是王力自己说过的。

金筑子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7-20 02: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体诗不得通韵,仅首句可用邻韵;现代诗人作律绝任意通韵者,不合唐宋诗人的格律。 这里说的是今人“任意通韵者,不合唐宋诗人格律”,没有回答今人是否非得合唐宋诗人格律的问题。但是在同样是王力所著的《诗词格律》一书中第二章第二节有关诗的韵律的结束语中有这么一段话:以上所述律诗用韵的严格性,只是为了说明古代的律诗。今天我们如果也写律诗,就不必拘泥古人的诗韵。不但首句用邻韵,就是其它韵脚用邻韵,只要朗诵起来谐和,都是可以的。 这一段话发人深省,明确地表明今天的诗人用韵的原则立场,谐和是用韵乃至格律的最高原则。其实这也是格律制订始作俑者的初衷。浅见。

浮此一生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7-20 02: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有同感。如今人写律诗,除起句外,其它韵脚用了“东”与“冬”这倒底算不算是失韵?大部分会给出否定的回答。但是继而追问一句——为什么是失韵。我想大家都会说“因为平水韵中就是这样规定的”。那么再问:“在平水韵中这两个字发音的俱体区别在哪里?”到这里我想大多数人都回答不上来了。即然以我们的标准来看,这两个字的发音互谐,又不影响朗读时的韵情。为什么还要生搬硬套呢? 其实不但是韵,就是律,在许多词谱中也规范得过于教条,有些词谱在整理时仅仅是因为所参看的例词基本统一,就认定其整句是不可以通融的。个人认为这也是一个错误。只要符合律句的条件,我觉得都可以适用于律句的平仄通融点。至于许多例词中都没有运用通融也许仅仅是一种巧合吧。而今人却把这种巧合当成一种必然,岂非教条的很?

心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7-20 02: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楼(金筑子) 的帖子

1、王力先生著述中对唐诗的诗韵分析,是依《切韵》的。王力先生并没有用平水韵的所谓“邻韵”去谈唐人的“规矩”。 2、《切韵》已佚,今人难观其全豹,且《平水韵》影响大,时间长,王力先生依平水为准则是对的。 3、王力先生著述确为一家之言,但就其系统性、完整性、权威性来说,至今还没有哪家能够超越。

琴心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7-20 02: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楼(浮此一生) 的帖子

浮此一生先生提出一个很好的问题:这里说的是今人“任意通韵者,不合唐宋诗人格律”,没有回答今人是否非得合唐宋诗人格律的问题。 我认为王力先生的著述比较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唐宋格律诗的基本规律和要求。这些规律和要求,在历代官方科举考试中都是必须严格遵循的“铁律”。如咸丰年间著名文人高碧湄因在试帖诗中两次出韵而被列为四等。 对今人应如何写格律诗问题,是探讨中的问题,对与错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如果说要以“朗读起来和谐”作为标准,用古韵是很难办到了,因为许多字的读音都有了很大变化,读与写的背离谁都难于否认。没错,王力先生此说旨在说明唐宋现代诗的用韵,而对今人如何写格律诗如何用韵并未作出系统的论述,只是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王力先生说:“宋代以后,语音变化较大,诗人们仍旧依照韵书来押韵,哪就变为不合理的了。今天我们如果写旧诗,自然不一定要依照韵书来押韵。” “除非写方言的白话诗,否则还应该以一种新的诗韵为标准。这种新诗韵和旧诗韵的性质并不相同:旧的诗韵是武断的(最初也许武断性很小,宋以后就大大地违反口语了),新的诗韵是以现代的北京实际语音为标准的。这样才不至于弄成四不像的韵语。”(《王力近体诗格律学》) 王力先生的论著确是一家之说,质疑者不少,然而都是有破无立,探讨着有之,创新者有之,但如果要另立新说还需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否则人云亦云,我们将无所遵循。这还需要有大学问者、真学问者立言、立说,使有关理论更加完善,更加严密。这也是我们所期待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7-20 02: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楼(金筑子) 的帖子

引用第4楼琴心于2010-07-27 08:06发表的 回 1楼(金筑子) 的帖子 : 1、王力先生著述中对唐诗的诗韵分析,是依《切韵》的。王力先生并没有用平水韵的所谓“邻韵”去谈唐人的“规矩”。 2、《切韵》已佚,今人难观其全豹,且《平水韵》影响大,时间长,王力先生依平水为准则是对的。 3、王力先生著述确为一家之言,但就其系统性、完整性、权威性来说,至今还没有哪家能够超越。
先生说的不对。《切韵》、《唐韵》这两本书虽然今已失传,但在宋代并未失传,宋人根据唐韵204部增为206部,因此叫《广韵》。广韵今天还存在。广韵有206部,因此中间有许多邻韵。王力并没有用广韵来谈邻韵,如一东二冬三钟四江五微——十二齐,而是谈平水韵的所谓邻韵,如“三江七阳”为“邻韵”(他自己也说这很免强)等。唐诗“切韵”之邻韵互押是平常事,也不止于首韵,而且科举考试也认可邻韵互押。后来的平水韵,就是合并唐人的邻韵互押,因此三钟之类的邻韵在平水韵中消失了。所以王力说的邻韵互押是指平水韵而言,而且是说给今人写诗的标准。然而,这平水韵的邻韵的范围是什么,至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可(好比一东二冬、三江七阳,人们已用于互押,并非只限于首韵,这和王力的说法也是有矛盾的),王力只是一家之言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ㄣ烟雨风云缘 ( 湘ICP备13004676号-2

GMT+8, 2024-12-22 09:36 , Processed in 0.057410 second(s), 20 queries .

以天地为丹青,風雲为笔墨,我们在有生之年共行!当年华老去,这里还有记忆留存……

© 2009-20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