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6825|回复: 7

苏轼和王朝云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1-1-3 15:5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4-7-14 11: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杭州,西湖。
      在中国人眼中,这一湖烟水宛似个风华绝代的美人,两痕水袖轻舞,便摇曳出千古的如画风情。这“两袖”指的便是白堤和苏堤,苏白二人俱为文坛宗主,而苏东坡更是中国文学史上旷古绝今的天才。此二人的诗文因西湖而流布天下,西湖亦借其文名,遂风致更浓。
      
      杭州是灵气所钟之地,自古才子辈出,兼以西湖山水之盛,到处都是游人如织的景象。我曾去过杭城两次,匆忙间总是少了份游赏烟霞的情致,然而这西湖水波间流动的故事,却记下了不少。
      
      有些人把执着地故事当成生活,而有些人则优雅地把生活写成故事。后者本已是绝妙好辞,无论怎样吟诵,都能让人心魂为之所摄。一如西子湖畔的如画烟波,淡妆浓抹总相宜。



      言及西湖,人们总会想起杭城的一痕白璧,而除此之外,世间尚有一处惠州西湖。如果说杭城西湖是一轴万千文士写就的墨卷,那惠州西湖便只关乎两人,苏东坡和他的侍妾朝云。
      
      觉来一梦不识卿,落笔之初,我便想到了这句从前写过的诗。东坡和朝云的因缘明灭之间,颇有三分禅味。但若遑论个中滋味,毕竟非是亲历者,难以言说。相传,朝云辞世后,苏学士曾为她拟楹联一幅,我不妨便从这幅联说起。
      
      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下联文句甚悲,读来令人泫然。而那“暮雨”二字,更是让我至今念念不忘。那该是向晚时分的西子湖,晴空照璧,举目尽皆旖旎。不觉间,暮雨潇潇而下,而画船之上,身为歌姬的朝云正一舞凌波。晴雨交辉之际,那痕倩影已然惊艳了学士的双眸。苏子遥赏佳人,轻吟:“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这二人的相遇,简直清丽到不惹纤尘,仿佛是一幅烟雨空濛的山水画,阅之陶然,赏之欣然。那一场雨,晕开了故事的笔墨,亦洗尽了往昔的浮华。命运的安排总是这样不可预知,正如苏学士不会知道,他看中的这位歌女,是三生石上早已摹刻的容颜;朝云亦不曾晓,这个才深如海的男人,竟会成为她一生的灵魂寄托。
      
      初遇朝云之难忘,非是美色,非是山色,非是雨色,真正令苏子醉心者,唯相知而已。所谓真才子必大风流,苏子亦然。然而自古才子皆寂寞,即令天下红颜倾心,也不若得一人知心。学士平生有三位真正的红颜知己,这是命中至幸。


      他少时才高轻狂,不通处世之道,所幸有发妻王弗的精心打理;几经宦海浮沉,天涯漂泊的苏子,亦有继室润之的悉心照料。红颜自是情深,而苏子也未曾相负。弗儿亡故多年后,他曾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的词家绝唱;润之的墓碑旁,亦有他亲手植下的千顷松涛。至若朝云,却并无他言,两心相照处,自有一番横绝千古的风情。
      
      那副楹联的上联书“不合时宜”四字,这说的是苏东坡晚年的一件轶事。某天,他曾问周遭之人,腹中是何物。或曰才学,或曰政事,唯有朝云道,“学士腹中,尽是不合时宜”。仅此一语,却已胜过万言。东坡能得知己如此,想来已当不负平生罢。
      熙宁四年,苏轼于西湖初见朝云,而那一年,也正因为他上书陈新政弊端而被贬杭州。彼时的朝云尚是娉婷少女,只是心慕苏子才情,愿侍奉左右,并不知晓他胸中抱负。她本是个不识字的歌女,却甘愿为了这个男人习文乐,品诗书,直至晚年深研佛经,释然而终,已堪为奇女子。



      数年而后,苏轼逢御史台诗案;又数年,被贬至黄州;再数年,起复知登州......这般起落无常,练就了苏子的豁达通明,也诠释了朝云的相守不弃。苏子瞻曾有诗云:“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元。”赞美的便是王朝云一生辛勤,万里相随的忠贞情感。
      
      东坡晚年之时,曾让朝云歌《蝶恋花》。然而她尚未开口,却已泪满衣襟。子瞻问她缘由,她答道:‘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后世有人将此句谬解为男女情爱,殊不知这一句所述乃是东坡颠沛半生,无力完成政治蓝图的悲慨。史载,朝云不久后病逝,而苏轼终此一生再不去听《蝶恋花》。
      
      几经岁月雕蚀,这两人都变了,苏子开始从儒的正视人生,转变为道的简化人生和释的否定人生。至于朝云,她所做到的只有一件事,越来越懂得苏轼。晚岁为《蝶恋花》泣泪的朝云,已经达至一种境界:和子瞻相知如镜,固守江湖。从前的王弗不能,王润之亦不能,东坡一生的心境,唯朝云能识。
      
      我迄今仍未得余暇往赴惠州西湖,生平能否了遂心愿亦未可知,想来他年游观时,心境则又有不同。听说,那儿有一座“六如亭”,是苏轼为逝世的朝云建造的。朝云临终之际,执苏轼手书的《金刚经》颂念佛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她晚年心境的写照,更是对苏东坡的一番宽慰。在她的墓碑上,东坡亦书四句佛偈:“浮屠是瞻,伽蓝是依;如汝宿心,唯佛止归。”
      后人追念前尘旧事,曾在孤山六如亭上留下一副对联:
      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前文曾有“觉来一梦不识卿”之语,文行至此,倒也觉颇合意境。倘使年光能够流转回溯,那西子湖畔莺歌婉转的歌女,或许能够遇到廿载后笃佛修持的布裙妇人。到那时,这两人又焉能识“她”。


      其实苏轼和朝云的故事我早已熟稔,今时不过兴味所至,遂命笔成篇。故事本身关乎爱情,却不止于爱情。风月之外的禅味,因限于笔力微浅,已是微茫而不可寻。在这儿且附上一阕东坡为纪念朝云所作的《西江月》,聊以作结: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我们

    x
    楼主热帖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1-8 12:39
  • 签到天数: 8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4-7-14 12: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年生死易 难与话凄凉 从今明月怕回乡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7-14 12:24:31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朝云,字子霞,钱塘人,因家境清寒,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却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宋神宗熙宁四年,苏东坡被贬为杭州通判,一日,宴饮时看到了轻盈曼舞的王朝云,备极宠爱,娶她为妾,此时的苏东坡已经四十岁了。

      苏东坡是一位性情豪放的人,在诗词中畅论自己的政见,得罪了当朝权贵,几度遭贬。在苏东坡的妻妾中,王朝云最善解苏东坡心意。一次,苏东坡退朝回家,指着自己的腹部问侍妾:“你们有谁知道我这里面有些什么?”一答:“文章。”一说:“见识。”苏东坡摇摇头,王朝云笑道:“您肚子里都是不合时宜。”苏东坡闻言赞道:“知我者,唯有朝云也。”

      苏东坡在杭州四年,之后又官迁密州、徐州、湖州,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副使,这期间,王朝云始终紧紧相随。在黄州时,他们的生活十分清贫。元丰六年,王朝云为苏东坡生下了一子,取名遂礼。

      宋神宗驾崩后,宋哲宗继位,任用司马光为宰相,全部废除了王安石的新法;苏东坡又被召回京城升任龙图阁学士,兼任小皇帝的侍读,这时的苏东坡,十分受宣仁皇太后和年仅十二岁的小皇帝的赏识,政治上春风得意。苏东坡又不时怀念起死去的结发妻子王弗: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冷。纵使相逢应不识,坐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干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两年之后,苏东坡再度被贬任杭州知府。杭州百姓非常爱戴他。此后苏东坡又先后出任颖州和扬州知府。宋哲宗用章敦为宰相,政见不同的苏东坡被贬往南蛮之地的惠州(今广东省惠阳县),这时他巳经年近花甲了。身边姬妾陆续散去,只有王朝云始终追随。苏东坡感叹作诗: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元;阿奴络秀不同老,无女维摩总解禅。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板旧姻缘;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云雨仙。序云:“予家有数妾,四五年间相继辞去,独朝云随予南迁,因读乐天诗,戏作此赠之。”

      王朝云在惠州又为苏东坡生下一子,取名干儿,产后身体虚弱,不久便溘然长逝,年仅三十四岁。朝云死后,苏东坡将她葬在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并在墓上筑六如亭以纪念她,亭柱上镌有一副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8-14 09: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师之笔啊,佩服。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8-17 04: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夫妻不能是知己?夫妻才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不是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8-17 21:59: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化蝶 发表于 2014-8-17 04:48
    为什么夫妻不能是知己?夫妻才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不是吗?

    也许,可能,不一定是吧

    点评

    真麻烦,我就只找个他----既是知己又是爱人  发表于 2014-8-26 03:44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8-17 22:11: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若得一知己,定追随天涯。
    深藏功与名  发表于 2015-7-6 18:02:17
    不错的文章,内容栩栩如生.禁止此消息:nolinkok@163.com
    不锈钢网 http://www.hbbuxiugangwang.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ㄣ烟雨风云缘 ( 湘ICP备13004676号-2

    GMT+8, 2024-12-22 13:10 , Processed in 0.066680 second(s), 22 queries .

    以天地为丹青,風雲为笔墨,我们在有生之年共行!当年华老去,这里还有记忆留存……

    © 2009-20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