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822|回复: 0

入门必读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1-8 12:39
  • 签到天数: 8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9-7-9 23:4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㈠古体和近体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在唐人看来,从《诗经》
    到南北朝的庚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仿照古代的诗体,
    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

    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
    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我们可以说,
    凡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乐府产生于汉代,本来是配音乐的,
    所以称为“乐府”或“乐府诗”。
    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

    到了唐代以后,
    文人摹拟这种诗体而写成的古体诗,也叫“乐府”,
    但是已经不再配音乐了。由于隋唐时代逐渐形成了新音乐,
    后来又产生了配新音乐的歌词,叫做“词”。
    词大概产生于盛唐。

    在乐府衰微之后,词产生之前的一个过渡时期,
    配新乐曲的歌辞即
    采用近体诗。象王维的《渭城曲》、李白的《清平调》,
    都是近体诗的形式。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
    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律诗有以下四个特点:

        a.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b.押平声韵;
        c.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
        d.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长律自然也是近体诗。
    长律一般是五言的①,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
    如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三十六韵》,就是三百六十字;
    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就是一千字。
    这种长律除了尾联(或除了首尾两联)以外,一律用对仗,
    所以又叫排律。

      绝句比律诗的字数少一半。五言绝句只有二十字,
    七言绝句只有二十八字。绝句实际上可以分为古绝、律绝两类。

      古绝可以用仄韵。即使是押平韵的,也不受近体诗
    平仄规则的束缚。这可以归入古体诗一类。

      律绝不但押平声韵,而且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
    在形式上它们就等于半首律诗。这可以归入近体诗②。

     总括起来说:一般所谓古风属于古体诗,而律诗(包括长律)

    则属于近体诗。乐府和绝句,有些属于古体,有些属于近体。

     五言就是五个字一句,七言就是七个字一句。

    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言古诗简称七古;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古风分为五古、七古,这只是大致的分法。
    其实除了五言、七言之处,
    还有所谓杂言。杂言指的是长短句杂在一起,
    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其中偶然也有四字句、六字句、

    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杂言诗一般不另立一类,而只归入七古。
    甚至篇中完全没有七字句,只要是长短句,也就归入七古。
    这是习惯上的分类法,是没有什么理论根据的。

    也有七言长律,如杜甫《清明》二首等。 
    ②郭编杜甫诗集把多数绝句都归入近体诗。
    元稹所编的《白氐长庆集》
    索性就把这种绝句归入律诗。
    (二)律诗的韵

      我们先讲近体诗,后讲古体诗,
    这是因为彻底了解了近体诗之后,才能更好地了解古体诗。

    第一,古体诗既然是以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
    缚为其特征的,我们就必须先知道近体诗的格律是什么,
    然后能知道什么是古体诗。

    第二,自从有了律诗以后,古体诗也不能不受律诗的影响,
    所以要先了解律诗,然后能知道古体诗所受律诗的影响是什么。

      在这里,我们先谈律诗的韵。

      古人写律诗,是严格地依照韵书来押韵的。韵书的历史,
    这里用不着详细叙述。清代一般人常常查阅的《诗韵集成》、
    《诗韵合璧》等韵书,不但可以说明清代律诗的押韵,而且可
    以说明唐宋律诗的用韵。

    一般人所谓“诗韵”,也就是指这个
    来说的①。诗韵共有 106个韵: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
    入韵17韵。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②,所以我们在这里只谈平声韵;
    至于仄声韵,留待下文讲古体诗时再行讨论。

      在韵书里,平声分为上平声,下平声。平声字多,
    所以分为两卷,等于说平声上卷,平声下卷,没有别的意思。

      上平声15韵:
       一东  二冬  三江  四支  五微  六鱼  
    七虞  八齐  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删

      下平声15韵:
       一先  二萧  三肴  四豪  五歌  六麻  
    七阳  八庚  九青  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覃 
    十四盐 十五咸

      东冬等字都只是韵的代表字,它们只表示韵母的种类。
    至于乐冬这两下韵(以及其他相似的韵)在读音上有什么分别,
    现在我们不需要追究它。我们只须知道:它们在最初的时候可能
    是有区别的,后来混而为一了,但是古代诗人们依照韵书,
    在写律诗时还不能把它们混用。起初是限于功令,在科举应试的
    时候不能不遵守它;后来成为风气,平常写律诗的时候也遵守它了。

    在《红楼梦》里,有这样一段故事:

    林黛玉叫香菱写一首咏月的律诗,
    指定用寒韵。香菱正在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的时候,
    探春隔窗笑说着:“菱姑娘,你闲闲吧。”香菱怔怔答道:
    “闲字是十五删的,错了错了。”这一段故事可以说明
    近体诗用韵的严格。

      韵有宽有窄:字数多的叫宽韵,字数少的叫窄韵。
    宽韵如支韵、真韵、先韵、阳韵、庚韵、尤韵等,
    窄韵如江韵、佳韵、肴韵、覃韵、盐韵、咸韵等。

    窄韵的律诗是比较少见的。有些韵,如微韵、删韵、
    侵韵,字数虽不多,但是比较合用,诗人们也很喜欢用它们。

      现在我们举出几首律诗为例③: 送魏大将军(一东)

    [唐]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

    喜见外弟又言别(二冬)

    [唐]李益

    十年离别后,长大一相逢。
             △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
    明月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

    筹笔驿(六鱼)

    [唐]李商隐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        △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
    管乐有才元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

    终南山(七虞)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
    白云迴望合,青霭入看无。
             △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

    钱塘湖春行(八齐)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古亭西,水面初平去脚低。
         △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月夜忆舍弟(八庚)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送赵都督赴代州(九青)

    [唐]王维

    天官动将星,汉城柳条青。 
       △      △ 
    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④。
             △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 

    咏煤炭(十二侵)

    [明]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        △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
    五律第一句,多数是不押韵的;七律第一句,多数是押韵的。
    由于第一句押韵与否是自由的,所以第一句的韵脚也可以不太严格,

    用邻近的韵也行。这种首句用邻韵的风气到晚唐才相当普遍,
    宋代更成为有意识的时尚。现在试举两个例子: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山园小梅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        △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喋如知合断魂。
                 △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
    这两首诗用的都是十三元韵,但是杜牧《清明》第一句韵脚
    却用了十二文韵的“纷”字,林逋《山园小梅》第一句韵脚
    却用了一先韵的“妍”字。这种首句用邻韵的情况,在王维、
    李白、杜甫等盛唐诗人的律诗里是少见的。

      以上所述律诗用韵的严格性,只是为了说明古代的律诗。
    今天我们如果也写律诗,就不必拘泥古人的诗韵。不但首句用邻韵,
    就是其他的韵脚用邻韵,只要朗诵起来谐和,都是可以的。

    ━━━━━━━━━━━
    ①《佩文韵府》等书,也是按这个诗韵排列的。 
    ②刘长卿、白居易、韩偓等人写了一些仄韵律诗,
    因为这种诗的罕见的,这里不谈。 ③我们有意识地举一些
    在今天看来不必分别,而前人在律诗中严格区别开来的韵,
    如东与冬,鱼与虞,庚与青。其余的韵可参看下文举的例子。

    窄韵不举例。 ④杨炯《从军行》:“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龙庭”就是“龙城”。这里不用“龙城”,而用“龙庭”,
    因为“城”字是八庚韵,“庭”字是九青韵。

    (三)律诗的平仄⑴

      平仄,这是律诗中最重要的因素。律诗的平仄规则,
    一直应用到后代的词曲。我们讲诗词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
    ㈠五律的平仄

     五言的平仄只有四个类型,而这四个类型可以构成两联。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由这两联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五律的四种平仄格式。
    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是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
    稍有变化罢了。

      ⑴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字外加括号表示可平可仄。)

    春 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①

    ·      ··    

      另一式,首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⑵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山居秋螟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青泉石是流。
     ·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另一式,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㈡七律的平仄

      七律是五律的扩展,扩展的办法是在五字句的上面
    加一个两字的头。仄上加平,平上加仄。试看下面的对照表:

      ⑴平仄脚
        五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
        七言平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

      ⑵仄平脚
        五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
        七言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

      ⑶仄仄脚
        五言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
        七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

      ⑷平平脚
        五言仄起平收  ○○仄仄仄平平
        七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

    因此,七律的平仄也只有四个类型,
    这四个类型也可以构成两联,
    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破健?lt;br/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由这两联的平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七律的四种平仄格式。
    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
    稍有变化罢了。

      ⑴仄起式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书 愤

    [宋]陆游

    昌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②。
              ·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    ·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认堪仲伯间? 
    · ·         ·    

    到韶山

    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          ·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 ·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③
              ··     
    喜看稻菽行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         ·   

    冬 云

    毛泽东

    雪压冬去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               
    高天滚滚塞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          ·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④

          ·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

      ⑵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长 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    ·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   ·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   ·          

    登庐山

    毛泽东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            ·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      ·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             

    和郭沫若同志

    毛泽东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           ··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㈢粘 对

      律诗的平仄有“粘对”的规则。

      对,就是平对仄,仄对平。也就是上文所说的:
    在对句中,平仄是对立的。五律的“对”,只有两副对联的形式,
    即:
        ⑴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律的“对”,也只有两副对联的形式,即:
        ⑴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果首句用韵,则首联的平仄就不是完全对立的。
    由于韵脚的限制,也只能这样办。这样,五律的首联成为:

        ⑴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或者是:
        ⑵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七律的首联成为:
        ⑴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或者是:
        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
    要跟前联对句第二字相一致。具体说来,要使第三句跟
    第二句相粘,第五句跟第四句相粘,第七句跟第六句相粘。
    上文所述的五律平仄格式和七律平仄格式,都是合乎这个规则的。

    试看毛主席的《长征》,第二句“水”字仄声,第三句“岭”字
    跟着也是“仄”声;第四句“蒙”字平声,第五句“沙”字跟着
    也是平声;第六句“渡”字仄声,第七句“喜”字跟着也是仄声。
    可见粘的规则的很严格的。

      粘对的作用,是使声调多样化。如果不“对”,
    上下两句的平仄就雷同了;如果不“粘”,前后两联的平仄又雷同了。
      明白了粘对的道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长律的平仄。

    不管长律有多长,也不过是依照粘对的规则来安排平仄。

      违反了粘的规则,叫做失粘⑤;违反了对的规则,叫做失对。
    在王维等人的律诗中,由于律诗尚未定型化,还有一些不粘的律诗。
    例如: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⑥

     

    这里第三句和第二句不粘。到了后代,失粘的情形非常罕见。
    至于失对,就更是诗人们所留心避免的了。

    ㈣孤平的避忌

      孤平是律诗(包括长律、律绝)的大忌,所以诗人们
    在写律诗的时候,注意避免孤平。在词曲中用到同类的句子
    的时候,也注意避免孤平。

      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
    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
    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⑦。
    在唐人的律诗中,
    绝对没有孤平的句子。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仄声,
    另有一种补救办法,详见下文。

    ━━━━━━━━━━━

    ①胜,平声,读如升。簪字有zān、zēn两读,分入覃、侵两韵,
    这里押侵韵,读zēn。字下加圆点的都是入声字。下同。
     ②那,平声。 ③教,平声。 ④漫,平声。 ⑤失粘有广义,
    有狭义。广义的换粘指一切平仄不调的现象。

    狭义的失粘就是这里所讲的。 ⑥燕,平声。 
    ⑦注意:犯孤平指的是平脚的句子;
    仄脚的句子即使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

    如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我宿五松下”,只算拗句,
    不算孤平。又指的是“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
    至于象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阳》“八月湖水平”,
    那也是另一种拗句,不是孤平。
    (四)律诗的平仄⑵

    ㈤特定的一种平仄格式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
    就是“平平仄平仄”;七言是五言的扩展,
    所以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
    也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
    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

    这种格式的特点是:

    五言第三四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七言第五六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
    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
    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

     这种格式在唐宋的律诗中是很常见的,它和常规的诗句一样常见①。

    例如:

    月 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②。
        ·     ·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   ·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一首诗只有两个句子是应该用“平平平仄仄”的,
    这里都换上了“平平仄平仄”了。
      这种特定的平仄格式,习惯上常常用在第七句。例如: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山中寡妇

    [唐]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苧衣衫鬓发焦。 
                 ·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 
     ·   ·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③。
             ·   ·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④!

     

    ㈥拗 救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
    律诗中如果多用拗句,
    就变成了古风式的律诗。
    上文所叙述的那种特定格式(五言“平平仄平仄”,
    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认为拗句之一种,得是,
    它被常用到那样的程度,自然就跟一般拗句不同了。

    现在再谈几种拗句:它在律诗中也是相当常见的,
    但是前面一字用拗,后面还必须用“救”。
    所谓“救”,就是补偿。

    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或经常)
    在适当的位置补上一个平声。下面的三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

      ⑴在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

    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以免犯孤平。这样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
    七言则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
    这是本句自救。

      ⑵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

    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
    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平声来补偿。
    这样就成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七言则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这是对句相救。

      ⑶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没有用仄声,

    只是第三字用了仄声。七言则是第五字用了仄声。这是半拗,
    可救可不救,和⑴⑵的严格性稍有不同。

      诗人们在运用⑴的同时,常常在出句用⑵或⑶。

    这样即构成本句自救,又构成对句相救。现在试举出几个例子,
    并加以说明。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唐]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    ·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春寒。 
       ·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      
    令人渐漂母,三谢不能餐⑤。

            ·    

    第一句“五”字第二句“寂”字都是该平而用仄,“无”字平声,
    既救第二句的第一字,也救第一句的第三字。第六句是孤平拗救,
    和第二句同一类型,但它只是本句自救,跟第五句无拗救关系。

    天末怀李白

    [唐]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⑥。
        ·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   

    第一句是特定的平仄格式,用“平平仄平仄”代替“(平)平平仄仄”
    (参看上文)。第三句“几”字仄声拗,
    第四句“秋”字平声救。这是⑶类。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第三句“不”字仄声拗,第四句“吹”字平声救。这是⑵类。

    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   ·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   ·    ·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      ·      

    第三句“日”字拗,第四句“欲”字拗,“风”字既救本句“欲”字,
    又救出句“日”字。这是⑴⑵两类相结合。

    新城道中(第一首)

    [宋]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       ·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         

    第五句“竹”字拗,第六句“自”字拗,“沙”字既救本句的“自”字,
    又救出句“竹”字。这是⑴⑵两类相结合。

    夜泊水村

    [宋]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   ·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 ·     ·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  ·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       ·   

    第五句“有万”二字都拗,第六句“向”字拗,
    “无”字既是本句自救,又是对句相救。这是⑴⑵两类的结合。

      由此看来,律诗一般总是合律的。有些律诗看来好象不合律,
    其实是用了拗救,仍旧合律。这种拗救的作法,以唐诗为较常见。
    宋代以后,讲究音律的诗人如苏轼、陆游等仍旧精于此道。
    我们今天当然不必模仿。但是,知道了拗救的道理,
    对于唐宋律诗的了解,是有帮助的。


    ㈦所谓“一三五不论”

      关于律诗的平仄,相传有这样一个口诀: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指七律(包括七绝)来说的。
    意思是说,第一、第三、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
    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于第七字呢,
    自然也是要求分明的。如果就五言律诗来说,
    那就应该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这个口诀对于初学律诗的人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简单明了的。
    但是,它分析问题是不全面的,因为容易引起误解。这个影响很大。
    既然它是不全面的,就不能不予以适当的批评。

      先说“一三五不论”这句话是不全面的。
    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三字不能不论,
    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三字不能不论,
    否则就要犯孤平。在五言“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
    第一字也不能不论;同理,在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
    第三字也不能不论。

    以上讲的是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在一定情况下不能不论。
    至于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在一般情况下,
    更是以“论”为原则了。

      总之,七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三个字不论,
    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两个字不论。五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两个字不论,
    平脚的句子中能有一个字不论。“一三五不论”的话是不对的。

      再说“二四六分明”这句话也是不全面的。
    五言第二字“分明”是对的,七言第二、四两字“分明”是对的,
    至于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就不一定“分明”。
    依特定格式“平平仄平仄”(五言)来看,第四字并不一定“分明”;

    又依“仄仄平平仄平仄”来看,第六字并不一定“分明”。
    又如“仄仄平平仄”这个格式也可以换成“仄仄(平)仄仄”,
    只须在对句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就是了。七言由类推。
    “二四六分明”的话也不是完全正确的。

    ㈧古风式的律诗

      在律诗尚未定型化的时候,有些律诗还没有完全工整。例如: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这诗前半首是古风的格调,后半首才是律诗。
    依照上文所述七律的平仄的平起式来看,
    第一句第四字应该是仄声而用了平声(“乘”chéng ),
    第六字应该是平声而用了仄声(“鹤”,古读入声),
    第三句第四字和第五字应该是平声而用了仄声(“去不”),
    第四句第五字应该是仄声而用了平声(“空”)。当然,
    这所谓“应该”是从后代的眼光来看的,
    当时律诗既然还没有定型化,根本不产生应该不应该的问题。

      后来也有一些诗人有意识地写一些古风式的律诗。例如:

    崔氏东山草堂

    [唐]杜甫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              
    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 
       ·    ··       
    盘剥白鸦谷口粟,饭煮青泥坊底芹。 
     ·· · ·          
    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⑦。
         ·           

    作者在诗中故意违反律诗的平仄规则。
    第一句第六字应仄而用平(“堂”)⑧,
    第二句第五字应仄而用平(“相”),
    第三句第六字应用平而用仄(“磬”),
    第四句第三四两字应平而用仄(“更见”),
    第五六两字应仄而用平(“渔樵”)。

    第五六两句是“失对”,因为两句都是仄起的句子。
    第五句的“谷”和第六句的“坊”也不合一般的平
    仄规则(虽然可认为拗救)。除了字数、韵脚、
    对仗象律诗以外⑨,若论平仄,这简直就是一篇古风。又如:

    寿星院寒碧轩

    [宋]苏轼

    清风肃肃摇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围。 
      ··       ···   
    纷纷苍雪落夏簟,冉冉绿雾沾人衣。 
       ··     ·      
    日高山蝉抱叶响,人静翠羽穿林飞。 
    ·    ·           
    道人绝粒对寒碧,为问鹤骨何缘肥⑩?

      ··  ·   ··     

    这首诗第一句第五字应仄而用平(“摇”),
    这种三平调已经给人一种古风的感觉。
    第二句如果拿“(平)平(仄)仄仄平平”来外衡量,
    第六字应平而用仄(“尺”字古属入声)。
    第三句如果拿“(平)平(仄)仄(平)平仄来衡量,
    第三第四两字应平而用仄(“绿雾”),
    第六字应仄而用平(“人”)。
    第五句如果拿“(平)平(仄)仄(平)平仄”来衡量,
    第四字应仄而用平(“蝉”),第六字应平而用仄(“叶”)。
    第六句如果拿“(仄)仄平平(仄)仄平”来衡量,
    第三四两字应平而用仄(“翠羽”),
    第六字应仄而用(“林”)。
    第八句如果拿“(仄)仄平平(仄)仄平”来衡量,
    第三四两字应平而用仄(“鹤骨”),
    第六字应仄而用平(“缘”)。
    第七句第五字(“对”)也不合于一般平仄规则。跟“摇窗扉”
    一样,

    “沾人衣”、“穿林飞”、“何缘肥”都是三平调,
    更显得是古风的格调。作者又有意识地造成失对与失粘。

      古人把这种诗称为“拗体”。拗体自然不是律诗的正轨,
    后代模仿这种诗体的人是很少的。

    ━━━━━━━━━━━
    ①唐人的试帖诗也容许有这种平仄格式,可见它是正规的格式。
     ②鄜,读如夫,平声。看读如刊,平声。 
    ③本诗名一作《时世行赠田妇》。旋,去声。 ④更,去声。
     ⑤令,平声。漂,去声。 ⑦过,平声。⑦为,去声。 
    ⑧这还不能算是上文所述的那种特定格式,
    国为那种格式第三字必须用平声,
    这句第三字“玉”字用的是仄志声(入声)。 
    ⑨“芹”字今入文韵,但杜甫时代还是真韵字,不算出韵。 ⑩为,去声。

    (五)律诗的对仗

    ㈠对仗的种类

      词的分类是对仗的基础⑴。古代诗人们在应用对仗时,
    所分的词类,和今天语法上所分的词类大同小异,
    不过当时诗人们并没有给它们起一些语法上的术语罢了⑵。

    依照律诗的对仗概括起来,词大约可以分为以下九类:

      ⒈名词   ⒉形容词  ⒊数词(数目词)  ⒋颜色词
      ⒌方位词  ⒍动词   ⒎副词  ⒏虚词  ⒐代词⑶

    同类的词相对为对仗。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四点:

    ⒈数目自成一类,“孤”“半”等字也算数目。
    ⒉颜色自成一类。
    ⒊方位自成一类,主要是“东”“西”“南”
    “北”等字。这三类词很少跟别的词相对。
    ⒋不及物动词常常跟形容词相对。

      连锦字只能跟连锦字相对。
    连锦字当中又再分为名词连锦词(鸳鸯、鹦鹉等)、
    形容词连锦字(逶迤、磅礴等)、动词连锦字(踌躇、踊跃等)。
    不同词性的连锦字一般还是不能相对的。

      专有名词只能与专有名词相对,最好是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

      名词还可以细分为以下一些小类:

      ⒈天文  ⒉时令  ⒊地理  ⒋宫室  ⒌服饰  ⒍器用
      ⒎植物  ⒏动物  ⒐人伦  ⒑人事  ⒒形体⑷

    ㈡对仗的常规——中对仗……删
    绝 句

      上文说过,绝句应该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这里我们就把两种绝句分开来讨论。 ㈠律 绝

      律绝跟律诗一样,押韵限用平声韵脚,并且依照律句的平仄,讲究粘对。

    (甲)五言绝句

      ⑴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⑵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听 筝

    [唐]李端

    鸣筝金粟桂,素手玉房前。
       ·    ·   
    欲得周郎顾,时是误拂弦。
    ··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乙)七言绝句

      ⑴仄起式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为女民兵题照

    毛泽东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    ·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
      ⑵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跟律诗一样,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①。
      跟律诗一样,律绝必须依照韵书的韵部押韵。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
      跟律诗一样,律绝可以用特定的格式②。例如: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③。
      ·   ·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饮湖上初晴后雨

    [唐]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④。
    ·          ·     

      跟律诗一样,律绝要避免孤平。五言“平平仄仄平”第一字用了仄声,则第三字必须是平声;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个用了仄声,则第五字必须是平声。例如: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⑤。
    ·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摧。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⑥。
        · ·   ·      

      “不”“客”二字拗,“何”字救。
      绝句原则上可以不用对仗。上面所引八首绝句当中就有五首是不用对仗的。现再举两个例子: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  ·       

    塞下曲(第二首)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    

    如果用对仗,往往用在首联。上面所引的绝句已有一首(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是在首联用对仗的,现在再举两首为例:

    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   ·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    ·   

    郿 坞(第二首)

    [宋]苏轼

    衣中甲厚行何惧?坞里金多退足凭。
      ·          ·  
    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不须灯!
    ·    ·      ·   

      但是,尾联用对仗,也不是少见的。象上文所引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就是尾联用对仗的。
      首尾两联都用对仗,也就是全篇用对仗,也不是少见的。上面所引王之涣《登鹳雀楼》是全篇用对仗的。下面再引两个例子,一个是首联半对半不对,一个是全篇完全用对仗:

    塞下曲

    [唐]李益

    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            ·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绝句四首(第三首)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      

      有人说,“绝句”就是截取律诗的四句,这话如果用来解释“绝句”的名称的来源,那是不对的,但是以平仄对仗而论,绝句确是截取律诗的四句:或截取前后二联,不用对仗;或截取中二联,全用对仗;或截取前二联,首联不用对仗;或截取后二联,尾联不用对仗。
    ㈡古 绝

      古绝既然是和律绝对立的,它就是不受律诗格律束缚的。它是古体诗的一种。凡合于下面的两种情况之一的,应该认为古绝:
      ⑴用仄韵;
      ⑵不用律句的平仄,有时还不粘、不对。当然有些古绝是两种情况都具备的。
      上文说过,律诗一般是用平声韵,因此,律绝也是用平声韵。如果用了仄声韵,那就可以认为古绝。例如:

    悯 农(二首)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
      ···     △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 △  ·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⑦!
      ··  ··  △  

      从上面所引的三首绝句中,已经可以看出,古绝是可以不依律句的平仄的。李坤《悯农》的“春种”句一连用了三个仄声,“谁知”句一连用了五个平声。范仲淹的《江上渔者》用了四个律句,但是首联平仄不对,尾联出句不粘,也还是不合律诗的规则的。
      即使用了平声韵,如果不用律句,也只能算是古绝。例如:

    夜 思(二首)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疑是”句有“平仄仄仄平”,不合律句,“举头”句不粘,“低头”句不对,所以是古绝。
      五言古绝比较常见,七言古绝比较少见。现在试举杜甫的两首七言古绝为例:

    三绝句(选二)

    [唐]杜甫

    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
     ··  ··   · ··· 
    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
     ·  ·     ·   · 

    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
              ·     
    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             

    第一首“惟残”句用“平平仄平仄仄仄”,“自说”句用“仄仄仄仄仄仄平”不合律句。尾联与首联不粘,而且用了仄声韵。第二首“纵暴”句用“仄仄仄仄平平平”,“妇女”句用“仄仄平仄平平平”,都不合律句。“殿前”句不尽合。
      当然,古绝和律绝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楚的,因为在律诗兴起以后,即使写古绝,也不能完全不受律句的影响。这里把它们分为两类,只是要说明绝句既不可以完全归入古体诗,也不可以完全归入近体诗罢了。
    ━━━━━━━━━━━
    ①依平仄类型来看,七言平起式等于五言仄起式,七言仄起式等于五言平起式。五言平起式相当少见,七言仄起式比平起式稍为少些罢了。 ②五言除平平仄平仄以外,还有一种罕见的拗句是(仄)仄(平)仄仄;七言除(仄)仄平平仄平仄以外,还有一种罕见的拗句是平平(仄)仄(平)仄仄。这一点也与律诗相同。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就是这种情况。 ③泊,入声。烟,平声。 ④比,上声。西,平声。 ⑤恐,上声。天,平声。  ⑥不,客,入声。何,平声。 ⑦看,平声。
    六)格律术语简释1
    乐府

      本指古代音乐官署。“乐府”一名,始于西汉,惠帝时已有“乐府令”。至武帝始建立乐府,掌管朝会宴飨、道路游行时所用的音乐,兼采民间诗歌和乐曲。乐府作为一种诗体,初指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后用以称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宋元以后的词、散曲和剧曲,因配合音乐,有时也称乐府。

    歌行

      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的意思,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贞《索隐》。

    赋得

      凡摘取古人成句为题之诗,题首多冠以“赋得”二字。南朝梁元帝即已有《赋得兰泽多芳草》一诗。科举时代之试帖诗,因诗题多取成句,故题前均冠以“赋得”二字。同样也应用于应制之作及诗人集会分题。后遂将“赋得”实用为一种诗体,即景赋诗者亦往往以“赋得”为题
     

    联句

      旧时作诗方式之一。两人或多人共作一诗,相联成篇。传始于汉武帝时《柏梁台诗》(疑系后人伪作)。初无定式,有一人一句一韵、两句一韵乃至两句以上者,依次而下。后来习用一人出上句,续者须对成一联,再出上句,轮流相继。旧时多用于上层饮宴及朋友间酬应,绝少佳作。
     

    集句
     

      旧时作诗方式之一。截取前人一代、一家或数家的诗句,拼集而成一诗。现存最早的集句,为西晋傅咸的《七经诗》。
     

    古风
     

      诗体名。即“古诗”、“古体诗”。李白有古风五十九首,明胡震亨谓其内容“非指言时事,即感伤己遭”,中有不少名篇。
     

    古体诗
     

      亦称“古诗”、“古风”。诗体名,和近体诗相对。产生较早。每篇句数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五、七言者较多。不求对仗,平仄和用韵也较自由。
     

    四言诗
     

      诗体名。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句为主。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最早形成的诗体。春秋以前的诗歌,如《诗经》,大都为四言。汉代以后,格调稍变。自南朝宋齐以后,作者渐少。
     

    五言诗
     

      诗体名。由五字句所构成的诗篇。起于汉代。魏晋以后,历六朝隋唐,大为发展,成为古典诗歌主要形式之一,有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绝句。
     

    六言诗
     

      诗体名。全篇每句六字。相传始于西汉谷永,一说东方朔已有“六言”,其诗均不传今所见以汉末孔融的六言诗为最早。有古体近体之分。但均不甚流行。
     

    七言诗
     

      诗体名。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为主,当起于汉代民间歌谣。旧说则谓始于《柏梁台诗》,恐不可信。魏曹丕《燕歌行》,为现存较早的纯粹七言诗。到了唐代,大为发展。有七言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与五言诗同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
     

    杂言诗
     

      诗体名。古体诗的一种,最初出于乐府。诗中句子字数长短间杂,无一定标准,最短仅一字,长句有达九、十字以上者,以三、四、五、七字相间者为多。
     

    近体诗
     

      亦称“今体诗”。诗体名。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诗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今体诗
     

      即“近体诗”。

    律诗
     

      诗体名。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亦偶有六律。其有每首十句以上者,则为排律。律诗中,凡两句相配,称为一“联”。五律、七律的第一联(一、二句)称“首联”,第二联(三、四句)称“颔联”,第三联(五、六句)称“颈联”,第四联(七、八句)称“尾联”。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格律诗
     

      诗歌的一种。形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倘有变化,需按一定规则。中国古典格律诗中常见的形式有五言、七言的绝句和律诗。词、曲每调的字数、句式、押韵都有一定的规格,也可称为格律诗。
     

    排律
     

      诗体名。律诗的一种。就律诗定格加以铺排延长,故名。每首至少十句,有多至百韵者。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
     

    绝句
     

      即“绝诗”。亦称“截句”、“断句”。诗体名。截、断、绝均有短截义,因定格仅为四句,故名。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也有六言绝句。唐代通行者为近体,平仄和押韵都有一定的要求。有人说绝诗是截取律诗的一半而成。但在唐代律诗形成以前,已有绝句,虽亦押韵而平仄较自由,如《玉台新咏》中即有《古绝句》,后人即用“古绝句”以别于近体绝句。
     

    应制诗
     

      封建时代臣僚奉皇帝所作、所和的诗。唐以后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内容多为歌功颂德,少数也陈述一些对皇帝的期望。
     

    试帖诗
     

      诗体名。也称“赋得体”。起源于唐代,由“帖经”、“试帖”影响而产生,为科举考试所采用。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冠以“赋得”二字,并限韵脚,内容必须切题。清代限制尤严。

    诗韵
     

      指作诗所押的韵或所依据的韵书。隋时陆法言著《切韵》,共分206韵部,分部太细,不便押韵。唐初规定相近的韵可以同用。南宋时,平水人刘渊编《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把同用的韵合并为107韵,后人又减为106韵,并称为平水韵,这便是沿用至今的诗韵。唐代实际所用的韵部,和平水韵所编大致相同。
     

    押韵
     

      亦称“压韵”。作诗歌时于句末或联末用韵之称。旧因押韵,例须韵部相同或相通,但也有少数变格。诗歌押韵既便于吟诵或记忆,又使作品具有节奏、声调之美。
     

    近体诗押韵
     

      近体诗押韵要求严格。不论绝句、律诗、排律,都必须用平声韵,且一韵到底,不许邻韵通押。
     

    古体诗押韵
     

      古体诗押韵较宽。可转韵,或邻韵通押;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仄声韵中,要区别上、去、入声,不同声调一般不相押,只有上声韵和去声韵偶然可以相押。
     

    叶韵
     

      一作“谐韵”、“协韵”。诗韵术语。谓有些韵字如读本音,便与同诗其他韵脚不和,须改读某音,以协调声韵,故称。南北朝有些学者按当时语音读《诗经》,感到好多诗句韵不和谐,便将作品中某些字临时改读某音。明陈第始用语音演变的原理,认为所谓叶韵的音是古代本音,读古音就能谐韵,不应随意改读。
     

    通韵
     

      诗韵术语。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部可以相通,或其中一部分相通。作诗时通韵可以互押。如“平水韵”中“一东”与“二冬”、“四支”与“五微”、“十四寒”与“十五删”等可通押。古体诗通韵较宽,近体诗则受严格的限制。
     

    换韵
     

      亦称“转韵”。诗韵术语。除律诗、绝句不得换韵外,古体诗尤其是长篇古体诗,换韵较自由,既不限平声韵、仄声韵,也不限于邻韵。转韵时往往在换韵那一联的出句先转,接着联末韵脚跟着转。
     

    险韵
     

      诗韵术语。指语句用艰僻字押韵,人觉其惊警险峻而又能化艰僻为平妥,无凑韵之弊。唐宋诗人中也有故意押险韵以炫奇的。唐朝愈喜用险韵。宋苏轼曾用“尖*”二字为韵,旧时推为险韵中的名作。
     

    唱和
     

      亦作“唱酬”、“酬唱”。谓作诗与别人相酬和。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3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4次序,亦称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
     

    分韵
     

      旧时作诗方式之一。指作诗时先规定若干字为韵,各人分拈韵字,依韵作诗,叫做“分韵”,一称“赋韵”。古代诗人联句时多用之,后来并不限于联句。白居易《花楼望雪命宴赋诗》:“素壁联题分韵句,红炉巡饮暖寒杯。”

    (七)格律术语简释2.

    分题
     

      旧时作诗方式之一。若干人相聚,分找题目以赋诗,称分题,亦称探题。大抵以各物为题,共赋一事。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古人分题,或各赋一物,如云送某人分题得物也。”分题有时分韵,但不限制。
    进退格
     

      亦称“进退韵”。诗韵术语。邻韵通押特殊格式的一种。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辘轳韵者,双出双入。有进退韵者,一进一退。”魏庆之《诗人玉屑》引《缃素杂记》说,唐代郑谷与僧齐己、黄损等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辘轳,一曰进退。”进退格是两韵间押,即第二、第六句用甲韵,第四、第八则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寒”、“删”或“鱼”、“虞”等,一进一退,相间押韵,故称。
     

    辘轳格
     

      亦称“辘轳韵”。诗韵术语。与进退格同为用韵的一格。辘轳韵者,双出双入。即律诗第二、第四句用甲韵,第六、第八句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先用“七虞”,后用“六鱼”等,双出双入,此起彼落,有似辘轳,故称。
     

    葫芦格
     

      亦称“葫芦韵”。诗韵术语。与进退格同为用韵的一格。葫芦韵者,先二后四。如“东”、“冬”通押,先二韵“东”,后四韵“冬”。先小后大,有似葫芦,故称。
     

    平仄
     

      声律专名。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旧诗赋及骈文中所用的字音,平声与仄声相互调节,使声调谐协,谓之平仄。
     

    “一三五不论”
     

      格律诗平仄格式的通俗口诀。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略称。谓七言诗句第一、三、五字平仄可以上拘,第二、四、六字必须按照格式,平仄相间,不能变动。由此类推,五言诗句则为一、三不论,二、四分明。这个口诀简洁明快,但不全面、不准确,对有些句型便不适用。
     

    对与粘
     

      诗律术语。对,取相对之义,指同一联内对句与出句平仄必须相反相对,即仄对平,平对仄。粘,取粘连、粘附之义,指后联出句与前联对句必须相同相粘,即平粘平,仄粘仄。对、粘的标志主要看五言第二、四字,七言第二、四、六字平仄是否有误,最关键位置的五言第二,七言第二、四字平仄务必分明。

    失粘
     

      作旧体诗术语。写作律诗、绝诗时平仄失误,声韵不相粘之谓。即应用平声而误用仄声,或应用仄声而误用平声。又据宋陈鹄《耆旧续闻》,表启之类的骈俪文字,若平仄失调,在当时也叫失粘。
     

    五绝
     

      五言绝句的省称。指五言律绝。四句二韵或三韵。
    平仄定格凡四式,见近体诗格律。
     

    五律
     

      五言律诗的省称。八句四韵或五韵。平仄定格凡四式,见近体诗格律。
     

    七绝
     

      七言绝句的省称。指七言律绝。四句二韵或三韵。平仄定格凡四式,见近体诗格律。
     

    七律
     

      七言律诗的省称。八句四韵或五韵。平仄定格凡四式,见近体诗格律。
     

    三平调
     

      诗律术语。指诗句末选用三个平声。为近体诗的大忌,又是古体诗的典型特征之一。
     

    孤平
     

      诗律术语。律语大忌。指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型第一字用了仄声,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型第三字用了仄声,全句除了韵脚外只剩下一个平声,故称。唐人律诗最忌“孤平”。倘在上述句型五言第一字或七言第三字位置上遇到必须用仄声字,绝对无法换平声字时,则要采取“拗救”的办法。
     

    拗体
     

      律、绝诗每句平仄都有规定,误用者谓之“失粘”。
    不依常格而加以变换者为“拗体”。前人所谓“拗”,
    除有时变换第二、四、六字外,着重在五言的第三字和七言
    的第五字。两联都拗的称“拗句格”,通首全拗的称为“拗律”。
    诗人中有故意为之者。如清王轩《声调谱序》云:
    “朝(愈)、孟(郊)崛起,力仿李(白)、杜(甫)拗体,
    以矫当代圆熟之弊。”
     

    拗救
     

      诗律术语。要格律诗中,凡不合平仄格式的字称“拗”。凡“拗”须用“救”,有拗有救,才不为病。如上句该平的用仄,下句则该仄的用平。平拗仄救,仄拗平救,以调节音调,使其和谐,称为“拗救”。拗救大致可分为两类:1本句自救,即孤平拗救。在格律诗中,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型因第一字用了仄声,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型因第三字用了仄声而“犯孤平”时,则在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用个平声字作为补偿。2对句相救。A大拗必救。指出句五言“仄仄平平仄”句型第四字拗,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句型第六字拗时,必须在对句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用一个平声字作为补偿。B小拗可救可不救。指出句五言“仄仄平平仄”句型第三字拗,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句型第五字拗时,,可在对句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用一个平声字作为补偿,也可以不救。本句自救和对句相救往往同时并用。
     

    古绝
     

      对不讲平仄的古体绝句的通称相对今体的绝句“律绝”而言。古绝多用拗句,可押平韵也可押仄韵。有些绝句用的是仄韵,但全诗用律句,或用律诗容许的变格和拗救。
     

    入律古风
     

      对使用近体诗平仄格式的古体诗的通称。特点为:1全用律句或基本上用律句;2换韵,且多为平仄韵交替;3通常是七言,四句一换韵,换韵后第一句入韵,全诗似多首“七绝”的组合。
     

    八病
     

      古代关于诗歌声律的术语。为南朝梁沈约所提出,谓作诗应当避免的八项弊病,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据《文镜秘府论》所述:平头指五言诗第一字、第二字不得与第六字、第七字同声(同平、上、去、入)。上尾指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连韵者可不论)。蜂腰指五言诗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央细,有似蜂腰。鹤膝指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言两头细,中央粗,有似鹤膝。(近人从蔡宽夫说,以为五字中首皆浊音而中一字清音者为蜂腰,首尾皆清音而中一字浊音者为鹤膝。)大韵指五言诗如以“新”为韵,上九字中不得更安“人、津、邻、身、陈”等字(即与韵相犯)。小韵指除韵以外而有迭相犯者(即九字之间互犯)。旁纽一名大纽,即五字句有“月”字,不得更安“鱼、元、阮、愿”等与“月”字同声组之字。正纽一名小纽,即以“壬、衽、任、入”为一组,五言一句中已有“壬”字,不得更安“衽、任、入”字,致犯四声相纽之病。沈约此说,在当时就受到钟嵘等人的批评。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也说:“作诗正不必拘此,弊法不足据也。”

    对仗
     

      诗律术语。指诗歌中词句的对偶。可以两句相对,也可以句中相对。对仗一般用同类句型和词性。作为格律要求,律诗中间两须对仗,首尾两联不用对仗。但也有变例,或颈联不对仗,或尾联用对仗;首联对仗的较少见。绝句不用对仗,但时有作偶句者。
     

    工对
     

      诗律术语。对仗须用同类词性,如名词对名词,代词对代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歌词,虚词对虚词。旧时把名词又分为天文、时令、地理、器物、衣饰、饮食、文具、文学、草木、鸟兽虫鱼、形体、人事、人伦等门类。严格的对仗、词性、词类都要相对,称之工对。如“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宽对
     

      诗律术语。与工对相对而言。宽对只要词性相同,便可相对。如“饮马雨惊水,穿花露滴衣。”
     

    借对
     

      诗律术语。一个词有两个以上的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同时又借用乙义或丙义构成工对,便称借对。如“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除了借义,还有一种借对是借音,如“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流水对
     

      诗律术语。指一联中相对的两句关系不是对立的,且单句意思不完整,合起来才构成一个意思,似水顺流而下,故称。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合掌
      诗病的一种。指对仗中意义相同的现象。一联中对仗,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称为合掌。此为诗家大忌。
    (九)诗说:

    《沧浪诗法二十说》
    一说:

    学诗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
    四曰俗字,五曰俗韵。

    二说:

    有语忌,不语病。语病易除,语忌难除。语病古人亦有,
    惟语忌则不可有。

    三说:须是本色,须是当行。

    四说:对句对,可得;结句好,难得;以句好,尤难得。

    五说:以端忌作举止,收拾贵在出场。

    六说:不必太着题,不必多用事。

    七说:押韵不必有出处,用事不必拘来历。 八说:下字贵响,造语贵圆。

    九说:意贵透彻,不可隔靴搔痒。

    十说:语贵脱洒,不可拖泥带水。

    十一说:最忌骨董,最忌衬贴。

    十二说: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间韵忌散缓,
    亦忌迫促。

    十三说:
    诗难处,在结果,譬如番刀,须用北人结果,若南人便非本色。

    十四说:须参活句,勿参死句。
    十五说:词气可颉颃,不可乖戾。

    十六说:律诗难于古诗,绝句难于八句,七言难于五言律诗,

    五言绝句难于七言绝句。

    十七说:

    学诗有三节: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笔而成,

    既识羞愧,始生畏缩,成之三级难;得其透彻,则七纵八横,

    信手拈来,头头是道也。

    十八说:看诗须着金刚眼睛,庶不眩于旁门小法。 十九说:辩家数如辩苍白,试以己诗置之古人诗中,

    与识者观之而不能辩,其真古人矣



    〈诗辨五说〉

    一说:诗之五法:体制、格力、气象、兴趣、音节。

    二说:诗之九品:高、古、深、远、长、雄浑、飘逸、
    悲壮、凄婉。

    三说:用功有三:起结、句法、字眼。

    四说:大概有二:优游不迫,沉着痛快。

    五说:极致有一:入神。

    《作诗准绳九说》

    立音:要高古浑厚,有气慨,要沉着。忌卑弱浅陋。

    炼句:要雄伟清健,有金石声。 琢对:要宁粗勿弱,宁拙勿巧,宁朴勿华,忌俗野。 写景:景中含意,事中瞰景,要细密清淡,忌庸腐雕巧。 写意:要意中带景,议论发明。 书事:大而国事,小而家事、身事、心事。
    用事:陈古讽今,因彼证此,不可著迹,只使影子可也。
    虽死事亦当活用。 押韵:押韵稳健,则一句有一精神,如柱磉欲其坚牢也。 下字:或在腰,或在膝、在足,最要精思,宜的当。

    《古诗要法杂说》 古诗要法:凡作古诗,体格、句法俱要苍古,且先立大意,
    铺叙既定,然后下笔,则文脉贯通,意无断续,整然可观。
    五古要法


    五言古诗,或兴起,或比兴,或赋起,则须要寓意深远,
    托词温厚,反复优游,雍容不迫。或感古怀今,或怀人伤己,
    或潇洒闲适。写景要雅淡,推人心之至情,写感慨之微意,
    悲欢含蓄而不伤,美刺婉曲而不露,要有三百篇之遗意方是。

    七古要法:
    七言古诗,先要铺叙,要有开合,要有风度,
    要迢递险怪,雄俊铿锵,忌庸俗软腐。须波澜开合,
    如江海之波,一波未平,一波复起。又如兵家之阵,
    方以为正,又复为奇,方以为奇,忽复是正。出入变化,不可纪极。

    绝句要法:

    绝句之法,要婉曲回环,删芜就简,句绝而意不绝,
    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以之。有实接,有虚接,承接之间,
    开与合相关,反与正相依,顺与逆相应,一呼一吸,宫商自谐。
    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
    至如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
    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

    《诗法总论杂说》
    诗不可凿空强作:诗不可凿空强作,待境而生自工。
    或感古怀今,
    或伤今思古,或因事说景,或因物寄意,一篇之中,
    先立大意,
    起承转结,三致意焉,则工字致矣。结体、命意、炼句、用字,
    此作者之四事也。

    体者,如作一题,须自斟酌,或骚、或选 、或唐、或江西。
    骚不可杂以选,选不可杂以唐,唐不可杂以江西,须要首尾浑全,
    不可一句似骚,一句似选。

    诗要铺叙正:
    诗要铺叙正,波澜阔,用意深,琢句雅,使字当,下字响。
    观诗之法,亦当如此求之。凡作诗,气象欲其浑厚,
    体面欲其宏阔,血脉欲其贯串,风度欲其飘逸,音韵欲其铿锵。
    若凋刻伤气,敷衍露骨,此涵养未至也,当益以学。

    诗要首尾相应:
    诗要首尾相应,多见人中间一联,尽有奇特,全篇凑合,
    如出二手,便不应家数。此一句一字,必须着意联合也,
    大概要沉著痛快,优游不迫而已。  

    长律妙在铺叙:

    长律妙在铺叙,时将一联挑转,又平平说去,如此转换数匝,
    将数语收拾,妙矣。 语贵含蓄:语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者,
    天下之至言也,如清庙之瑟,一倡三叹,而有遗音者也。

    诗有内外意:
    诗有内外意,内意欲尽其理,外意俗尽其象,
    内意含蓄,方妙。 诗结尤难:诗结尤难,无好结句,
    可见其人终无成也。诗中有事,僻事实用,熟事虚用。  
    说理要简易,说意国圆活,说景要微妙。讥人不可露,
    使人不沉觉。 语不同众:人所多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
    则自不俗。



    作诗要正大雄壮:
    作诗要正大雄壮,纯为国事。夸富耀贵伤亡悼屈一身者,诗人下品。
    诗要苦思:诗之不工,只是不精思耳。不思而作,虽多亦奚以为?
    古人苦心终身,日炼月煅,常“语不惊人死不休”,“一生精力尽于诗”。

    《各类诗体诗作要法》

    荣遇:荣遇之诗,要富贵尊严,典度雅温厚。写意要闲雅,
    美丽清细,
    气格雄深,句意严整,如工商迭奏,意韵铿锵,真麟游灵沼,
    凤鸣朝阳也。

    讽谏:

    讽谏之诗,要感事陈词,忠厚恳恻。讽谕甚切,而有失情性之正,
    触物感伤,而无怨怼之词。虽美实刺,此方为有益之言也。

    古人凡欲讽谏,多借此以喻彼,臣不得于君,多借妻以思其夫,
    或托物件陈喻,以通其意。

    登临:

    登临之诗,不过感今怀古,写景叹时,思国怀乡,潇洒游适,
    或讥刺归美,有一定之法律也。中间宜写四面所见山川之景,
    庶几移不动。第一联指所题之处,宜叙说起。第二联合用景
    物实说。第三联合说人事,或感叹古今,或议论,却不可硬事。
    或前联先说事感叹,则此联写景亦可,但不可两联相同。
    第四联题生意发感叹,缴前二句,或说何时再来。
    征行:

    征行之诗要发出凄怆之意,哀而不伤,怨而不乱。要发兴以感其事,
    而不失情性之正。或悲时感事,触事寓情方可。若伤亡悼屈,
    一切哀怨,吾无取焉。

    赠别:

    赠别之诗,当写不忍之情,方见襟怀之厚。然亦有数等,
    如别征戌,则写死别,而勉之努力效忠;送人远游,
    则写不忍别,而勉之及时早回;送人仕宦,则写嘉别,
    而勉之忧国恤民,或诉己穷居而望其荐助。凡送人多托以
    酒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
    第一联
    叙题意起,第二联合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说景,
    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第四联合说何时再会,或嘱咐或希望。
    于中二联,或何乱前说亦可,但不可重复,须要次第。档末联
    要有规警,意味渊永为佳。

    咏物:

    咏物之诗,要托物以伸意。要二句咏状写生,忌极雕巧。
    第一联须合直说题目,明白物之出处方是。第二联合咏物之体
    。第三联合说物之用,或说意,或议论,说人事,或用事同,
    或将外物体证。第四联就是题外生意,或亦本意结之。

    赞美:

    赞美之诗,多以庆喜颂祷期望为意,贵乎典雅浑厚,
    用事宜的当亲切。第一联要平直,或随事命意叙起。
    第二联或相承,或用事,必须实说本题之事。

    第三联转说要变化,或前联不曾用事,此正宜用引证,
    盖有事料则诗不空疏。结句多期望之意,大抵颂德贵乎实,
    若裹之大过,则近乎谀,赞美不及,则不合人情,
    而有浅陋之失矣。

    赓和:
    赓和之诗,当观原诗之意如何。以其意和之,则更新奇。
    要选一两句雄健壮丽之语,方能压倒元白。若又随元诗脚下走,
    则无光彩,不足观。其结句当归著其人方得体。
    有亦中联归著者亦可。

    哭挽:哭挽之诗,要情真事实。与其人情义深厚则哭之,
    无什情分则挽之而矣。当随人行实作,要切题,使人开口读之,
    便见是哭某人方好。中间要隐然有伤感之意。

    诗不厌改:

    作诗填词,看是什题目,先择其名,然后命意。命意即了,
    思其头何如处,尾何如结。然后选韵,然后述词,注意不要
    断了词意,须要承上接下。诗即成,恐前后不相应,或有重
    叠句意,又恐字画俗疏,即为修改,改毕净写一本,
    展之几案,
    或贴之于壁,少顷再现,必有未稳处。如此改之又改,
    方成无瑕之玉。若急于脱稿,倦事修择,岂能无病?
    不惟不能全美,
    抑且未谐间声。

    词有虚字:

    词与诗不同,词之句语有两字、三字、四字,至七、八字者。
    若惟叠实字,读之且不贯通,合用虚字呼唤。一字如“正”
    “但”,两如“莫是”“又还”,三字如“更能消”“最无端”等。
    此等虚字,却要用之得其所。若用虚字自语自话,必不质实,
    观者无掩卷之诮。

    单字集虚:
    任、看、正、待、乍、怕、纵、问、爱、奈、似、但、料、想、
    更、况、算、怅、怏、恨、早、尽、嗟、凭、叹、方、将、未、
    已、应、若、莫、念、甚、怎、最、愿、却、再、须、数、笑、
    忆、劝、弄、教、竟、漫、伴、有、幸、为、是、欲、引、盼、
    且、仰、喜、倩、对、代、仗  

    词眼选萃:
    燕娇莺姹、绿肥红瘦、宠柳娇花、笼灯燃月、醉云醒月、
    桃云研雪、翠阴香远、玉娇得远、渔烟鸥雨、翠颦红妒

    愁烟恨粉、联诗换酒、选歌试舞、燕窥莺认、愁罗恨绮
    奇对选翠:断碧分山、空帘剩月。 沙净划枯,水平天接
    叶巢莺,平波卷絮。 睛光转树,晓气分岚。鹤翔天高,
    水流花净。

    云映山辉,柳分溪影。乱雨敲春,深烟带晚。 香寻古字,
    谱掐歌声。行歌趁月,唤酒延秋。 穿花觅路,傍柳寻邻。
    断浦沉云,空山挂雨。 画里移舟,诗边就梦。暗雨敲花,
    柔风过柳。 烟横山腹,雁点秋容。虚阁笼寒,小帘通月。 扫花寻径,拔月通池。荷衣销翠,蕙带余香。 因花整帽,
    借柳维船。 惊句选萃:闷心弹鹊又搅碎一帘花影。

    雁足不来,马蹄难驻,门掩一庭芳景。 灯花结、片时春梦,
    江南天阔。 相思无处说相思,笑把画小扇觅春词。 墙头换酒,
    谁问询、城南诗额。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 问甚时、
    同赋三十六陂秋色。 花开犹是十年前,人不似、十年前俊。 花深深处,柳阴处,一片笙笛。 一室秋灯,一庭秋雨,
    更一声秋雁。
    冷香飞上诗句。

    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 春风不暖垂杨柳,吹却紫云多少。
    雁风吹裂云痕,小楼一缕斜阳影。 断云过雨,花前歌扇,梅边酒盏。 不妨彩笔云笺,翠尊冰酝,自管领一庭秋色。 恰是断魂江上柳,
    越春深越瘦。

    《白石道人三十说》

    一说:大凡诗,自有气象、体面、血脉、韵度。气象欲其浑厚,
    其失也俗;体面俗其宏大,其失也狂;血脉欲其贯穿,其失也露;
    韵度欲其飘逸,其失也轻。
    二说:作大篇尤当布置:首尾匀停,腰腹肥满。多见人前面有余,
    后面不足;前面极工,后面草草。不可不知也。
    三说:诗之不工,吸是不精思耳。不思而作虽多亦奚为。
    四说:雕刻伤气,敷衍露骨。若鄙而不精巧,是不雕刻之过;
    拙而无委曲,是不敷衍之故。 五说: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自不俗。 六说:花必用柳时,是儿曹语;若其不切,亦病也。 七说:难说处一语而尽,易说处莫便放过。僻事实用,熟事虚用。
    说理要简切,说事要圆活,说景要微妙。多看自知,多作自好也。 八说:
    小诗精深,短章蕴藉,大篇有开阖,乃妙。
    九说:喜词锐,怒词戾,哀词伤,乐词荒,爱词结,恶词绝,欲词屑。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惟关睢乎! 十说:
    学有余而约以用之,善用事者也。意有余而约以尽之,善措词不
    达意者也。乍叙事而闲以理言,得活法者也。
    十一说:
    不知诗病何由能诗?不观诗法,何由知病?
    名家者各有一病,大醇小疵,差可耳。
    十二说:篇中出人意表,或反终篇之意,皆妙。 十三说:
    守法度曰诗,载始末曰引,体如行书曰行。
    放情曰歌,兼之曰歌行,悲如蛩 曰吟,通乎理俗曰谣,
    委曲尽情曰曲。 十四说:
    诗有出于《风》者,出于《雅》者,出于《颂》者。
    屈宋之文,为《风》出也,韩、柳之诗,为《雅》出也,杜子美独能兼之。

    十五说:《三百篇》美刺 怨皆无迹,当以心会心。
    十六说:
    陶渊明天资既高,趣谐又远,故其诗散而庄,澹而腴,
    断不容作邯郸步也。
    十七说:

    语贵含蓄。东坡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出。
    山谷尤谨于此。清庙之瑟,一唱三叹,远矣哉!后之学诗者,
    可不务乎?若句中无余字,篇 幅中无长语,非善之善者也。
    句中不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于者也。 十八说:体物不欲寒气。 十九说:意中有景,景中有意。 二十余:思有窒碍,涵养未至也,当益以学。 二十一说:岁寒知松柏,难处见作者。 二十二说:
    波澜开合,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一作。
    如兵家之阵,方以为正,又复是奇;方以为奇,忽复是正。
    出入变化,不可纪级,而法度不可乱。
    二十三说:文以文为工,不以文而妙。然舍文无妙圣处,要自悟。
    二十四说:
    意出于格,先得格也;格出于意,先得意也。
    吟咏情性,如印印泥;止乎礼义,贵涵养也。 二十五说:沉着痛快,天也。自然与学到其为天一也。
    二十六说:
    意格欲意,句法欲响,只求工于句字,亦未矣。
    故于意格,成于句字。句深欲深、欲远,句调欲清、俗古、
    俗和,是为作者。 二十七说:
    诗有四种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
    四曰自然高妙。碍而实通,高妙;出事意外,曰意高妙;
    写出幽微,如清潭见底,曰想高妙;非奇非怪,剥落文采,
    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
    二十八说:
    一篇全在尾句,如截奔马,词意俱尽;如临水送将归,
    意尽而词不尽。所谓词意小麦尽者,急流中截后语,非谓词穷理
    尽者也。所谓意尽词不尽者,意如词尽意不尽者,非遗意也,词 中已仿佛可见矣。词意俱不尽者,不尽之中,固已深尽之矣。

    二十九说:
    一家之语,自有一定之风味。如乐之二十四调,
    各有韵声,乃是归宿处,模仿者语虽似之,韵亦无矣。鸡林其可欺哉!
    三十说:诗说之作,非为能诗者作也,为不能诗者作,而使之能诗;
    能诗而后能尽吾之说,是也为能诗者作也。  
    (十)推荐二十四诗品:

    【雄浑】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反虚入浑,积健为雄。
    备具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

    ①他本皆作“具备”。

    【冲澹】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
    犹之惠风,荏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日载归。
    遇之匪深,即之愈稀,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纤□】

    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幽谷①,时见美人。
    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阴路曲,流莺比邻。
    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禾农〕nong3。
    ①他本皆作“深谷”。

    【沉著】
    绿林①野室,落日气清,脱巾独步,时闻鸟声。
    鸿雁不来,之子远行,所思不远,若为平生。
    海风碧云,夜渚月明。如有佳语,大河前横。

    ①他本多作“绿杉”。

    【高古】

    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泛彼浩劫,□然空纵。
    月出东?,好风相从,太华夜碧,人闻清钟。
    虚伫神素,脱然畦封,黄唐在独,落落元宗。

    □〔上穴下目〕yao3。

    【典雅】

    玉壶买春,赏雨茆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
    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 落花无言,人澹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洗炼】

    犹矿出金,如铅出银,超心炼冶,绝爱缁磷。
    空潭泻春,古镜照神,体素储洁,乘月反真。
    载瞻星辰,载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劲健】

    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云连风。
    饮真茹强,蓄素守中,喻彼行健,是谓存雄。
    天地与立,神化攸同,期之以实,?之以终。

    【绮丽】

    神存富贵,始轻黄金,浓尽必枯,淡者屡深。
    雾余水畔①,红杏在林,月明华屋,画桥碧阴。
    金樽酒满,伴客弹琴,取之自足,良殚美襟。

    ①他本多作“露余山青”。

    【自然】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与道俱①往,著手成春。
    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真与不夺,强得易贫。
    幽人空山,过雨采苹,薄言情悟,悠悠天钧。

    ①他本皆作“具道适往”。

    【含蓄】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①,若不②堪忧。
    是有真宰,与之沉浮。如漉满酒,花时反秋。
    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①他本多作“涉难”。
    ②他本多作“已不”。

    【豪放】

    观化匪禁,吞吐大荒;由道反气,处得易狂①。
    天风浪浪,海风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
    前招三辰,后引凤凰;晓策六鳌,濯足扶桑。

    ①他本皆作“以狂”。

    【精神】

    欲反不尽,相期与来,明漪绝底,奇花初胎。
    青春鹦鹉,杨柳楼①台,碧山人来,清酒满杯。
    生气远出,不著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

    ①他本多作“池”。

    【缜密】

    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出①,造化已奇。
    水流花开,清露未?,要路愈远,幽行为迟。
    语不欲犯,思不欲痴,犹春于绿,明月雪时。

    ①他本多作“欲生”。

    【疏野】

    惟性所宅,直取弗羁。控物①自富,与率为期。
    室松下,脱帽看诗。但知旦暮,不辨何时。
    倘然自适,岂必有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

    ①他本多作“拾物”。

    【清奇】

    涓涓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满竹①,隔溪鱼舟。
    可人如玉,步□寻幽,载瞻②载止,空碧悠悠。
    神出古异,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气之秋。

    □〔“渫”去三点水换“尸”部首〕xie4。
    ①他本多作“满汀”。
    ②他本多作“载行”。

    【委曲】

    登彼太行,翠绕羊肠。杳霭深玉,悠悠花香。
    力之于时,声之于羌。似往已?,如幽匪藏。
    水理漩□,鹏风翱翔。道不自器,与之圜方。

    □〔氵伏〕fu2。

    【实境】

    取语甚直,计思匪深。忽逢幽人,如见道心。
    清涧之曲,碧松之阴,一客荷樵,一客听琴。
    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冷然希音。

    【悲慨】

    大风卷水,林木为摧。适苦欲死①,招憩不来。
    百岁如流,富贵冷灰。大道日丧②,若为雄才。
    壮士拂剑,浩然弥哀。萧萧落叶,漏雨苍苔。

    ①他本多作“意苦若死”。
    ②他本多作“日往”。

    【形容】

    绝伫灵素,少?清真。如觅水影,如写阳春。
    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
    俱似大道,妙契同尘。离形得似,庶几斯人。

    【超诣】

    匪神之灵,匪机之微,如将白云,清风与归。
    远引若至,临之已非。少有道契,终与俗违。
    乱山乔木,碧苔芳晖。诵之思之,其声愈稀。

    【飘逸】

    落落欲往,矫矫不群,缑山之鹤,华顶之云。
    高人惠中①,令色氤氲。御风蓬叶,泛彼无根。
    如不可执,如将有闻。识者期之②,欲得③愈分。

    ①他本多作“画中”。
    ②他本多作“已领”。
    ③他本多作“期之”。

    【旷达】

    生者百岁,相去几何,欢乐苦短,忧愁实多。
    何如尊酒,日往烟萝,花复茆檐,疏雨相过。
    倒酒即尽,杖黎行歌①,孰不有古,南山峨峨。

    ①一本作“行过”。

    【流动】

    若纳水□,如转丸珠,夫其可道,假体如愚①。
    荒荒坤轴,悠悠天枢。载要其端,载闻②其符。
    超超明神,反反冥无。来往千载,是之谓乎!

    □〔车官〕guan3。
    ①他本多作“遗愚”。
    ②他本多作“载同”。

    唐·司空图《诗品》终  


    浅说平仄与诗词格律:  
    平仄,或者说是调平仄,意思是在说话或者写作中,在适当的地方要求平声和仄声协调,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平仄在古代和现在是不同的,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声调有四种:阴平声、阳平声、上声、去声。把这四种声调分为平仄两类,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声、去声是仄声。这样分,是因为阴平和阳平的声音都比较长,没有降,有共同的特点,所以归入平一类,平是平直的意思;上声和去声的声音都比较短,有降,有曲折,也有共同的特点,所以归入仄一类,仄是窄促的意思。
    旧诗词的平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因为当时的四声是平、上、去、入,而不是阴平、阳平、上、去。旧四声的调值实质怎样,现在还有许多争论。我们读旧诗词、写作格律诗,哈哈认为只要知道同现在的明显区别就行了,特别是写旧体诗,哈哈是主张用今声今韵的,反对照过去的韵书照搬照用,因为那样写出来的东西,大家读起来有时会有很明显的别拗的感觉。旧的平声不分阴阳,如现在读阴平的“忠”、“功”,读阳平的“同”、“红”,旧时都入一东韵,在诗词中可以押韵。仄声除上、去以外,还包括入声。入声是收尾短促的音(用拼音表示,是由p、t或k收尾的),金元以后在北方话中渐渐消亡,其中有不少到普通话里变为平声。因此,我们用普通话语音读旧诗,有时会感到有的字不合格律。如白居易《草》结句“萋萋满别情”中的“别”,照格律应该是仄声,因为古代乃是入声字,可是现在读平声,就变为平声了。此外,上声变为去声的字也有一些,如“市”、“道”等,因为都属于仄声的范围,在平仄运用上关系不大。
    平声高扬、开朗、绵长,仄声低沉、收敛、短促,音的性质各有特点,因而产生的情调也就不一样。按照音乐的要求——和谐、变化、抑扬顿挫等,如果能够使两者互相配合,交错出现,听起来就感到悦耳,否则就感到沉闷、单调。比如说,“走马观花”是仄仄平平,“骑驴观花”是平平平平,“走马看叶”是仄仄仄仄,三种说法对比起来,显然是“走马观花”好,因为声音有抑扬,有变化,和谐而不单调。《红楼梦》第五十回即景联句,凤姐起句“一(旧是仄声)夜北风紧”是仄仄仄平仄,李纨续句“开门雪尚飘”是平平仄仄平,显然是续句更加悦耳,因为平仄协调。不只是诗,散文或日常说话也有一个调平仄的问题,只不过没有韵文表现的那么明显。比如日常生活中常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为什么不说“上山容易下山不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后者平仄不协调,说起来拗口。
    平仄是汉语语音的客观存在,求平仄协调乃是人为,但“求”是人为,至于怎样才算协调却不是人为。以律诗为例,五言首句常常是仄仄平平仄或平平平仄仄,七言首句常常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或平平仄仄仄平平,音调的变化是以两个音节为单位的,有人称之为“音步”或“节”,而这个“音步”的重点在后而不在前,所以前可变通而后不可变通。这是语言音乐性的自然要求,如果不这样,而硬要以一个音节或三个音节为单位,或变动一个“音步”的后一个音节,就会失去语言的音乐性。
    要想了解平仄,对平仄有更深的认识,最好多读读盛唐及其以后的格律诗,也就是律诗和绝句,因为格律诗对平仄要求是比较严的。以五言律诗为例,仄起的格律一般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起的格律一般为“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调平仄是格律诗的重要条件,讲究很多,限制很严。一句之内,两个邻近的音步要变,如仄仄之后必须是平平,平平之后必是仄仄。有三平相连的情况,那是因为句末必须用仄,所以把平声提到前面,连用三仄的道理相同。前边已经说过,音步的重点在后一音节,所以在诗作中,音步的第一个音节可能不合格律,这就是常说的“一三五不论”(当然有时不能不论),但音步的后一音节却不能通融,这就是常说的“二四六”分明。就是在前一音节可以通融的情况下,很多诗作者还是要有意补救一下,如“势分三足鼎”,“势分”应该用“平平”而用了“仄平”,于是紧接的“三足”该用“仄仄”而用了“平仄”,把前一音步少用的平在后一音步补上了。
    跳出本句,在一联(单双两句是一联,单数句名出句,双数句名对句)之内,平仄要求同样严格——邻近音步要平仄不同,如出句是仄仄平平仄,对句就要是平平仄仄平,否则就是失对。音步前一音节偶尔不合,有些作者也愿意用前述的方法补救一下。
    跳出一联,也就是联与联之间(律诗八句四联,有人称之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平仄方面仍然有严格要求。要求的性质是要同,其实是以同求变。所谓同,作诗的术语叫“粘”,就是双数句和其后的单数句平仄要相同,如双数句平平起,则其后的单数句也要平平起,否则就是失粘。粘是以同求变,因为不这样,而前一联的第二句和后一联的第一句也要求对,各联的平仄情况就完全一样了。
    任何规则都有它的灵活性,诗词的格律也不能例外。处处拘泥格律,反而损害了诗的意境,同时也降低了艺术。格律是为我们服务的;我们不能反过来成为格律的奴隶,我们不能让思想内容去迁就格律。杜甫的律诗总算是严格遵照格律的了,但是他的七律《白帝》开头两句是:“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第二句第一二两字本该用“平平”的,现在用了“仄仄”。诗人有意把白帝城中跟白帝城下(城外)迥不相同的天气作一个对比,比喻城中的老爷们是享福的,城外的老百姓是受灾受难的①。我们试想想看:诗人能把第二句的“白帝”换成别的字眼来损害这个诗意吗?
      在这一点上,毛主席的诗词也是我们的典范。按《沁园春》的词谱,前阕第九句和后阕第八句都应该是平平仄仄,毛主席《长沙》前阕的“鱼翔浅底”,后阕的“激扬文字”,以及《雪》前阕的“原驰腊象”,都是按这个平仄来填的;但是《雪》后阕的“成吉思汗”,其中的“吉”字却是仄声(入声),“汗”字却是平声(读如寒)。这四个字是人名,是一个整体,何必再拘泥平仄?再说,“成吉思汗”是一个译名,它在蒙古语里又何尝有平仄呢?再举毛主席的《念奴娇·昆化》为例。依照词谱《念奴娇》后阕第五、六、七句应该是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但是毛主席写的是:“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既然要叠用三个“一截”才能很好地表现诗意,那就不妨略为突破形式。
      毛主席的诗词,一方面表现出毛主席精于格律,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他并不拘守格律。旧体诗词的好处在它的音韵优美,而不在于字数的固定。假如只知道凑足字数,而置音韵于不顾,那就是买椟还珠,写旧体诗词变为毫无意义的事了。因此,我们必须力求做到思想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统一起来。格律本来是适应艺术的要求而产生的,目的是使诗词更加具有可读可观赏性,要把握格律的内涵,做到以文意为先,格律为次,从而才能做到得心应手地驱遣格律,而不为格律所束缚。  

    “入门必读”转贴完了,“浅说”是现代人所作。
    楼主热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ㄣ烟雨风云缘 ( 湘ICP备13004676号-2

    GMT+8, 2024-12-22 09:43 , Processed in 0.093762 second(s), 21 queries .

    以天地为丹青,風雲为笔墨,我们在有生之年共行!当年华老去,这里还有记忆留存……

    © 2009-20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