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5420|回复: 6

对联基础知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4-1 20: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节、什么是对联


对联由两句话或两段话组成。横写时,上联在上,下联在下;竖写及悬挂、张贴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多分句组成的两段话中,每一分句的尾字称为“句脚”,最后一个分句的尾字称为“联脚”。每边只有一句的对联,尾字一般称为联脚。对联可以不加标点符号,加标点符号时,如单边只有一句,则上联标逗号,下联标句号;多分句时,上联联脚通常标分号。由一个作者创作的上下联称为“成联”或“自撰联”,或称为“自对联”。两个人或者两人以上共同创作时,先写成的一句称为“出句”,后写成的一句称为“对句”。出句可以是上联,也可以是下联。


对联的五个要素: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平仄相对(谐),逻辑相通。


两句为对联,四句为绝,八句为律,十句及以上为排(赋)。




一、字数相等

  “字数相等”包含三层意思:上下联相对应的词组字数相等;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字数相等;上联总字数和下联总字数相等。  
  例:

  上联:春 来眼际

  下联:喜 上眉梢(相对应的字、词字数相等)

  病例:

  上联:春
来 眼际

  下联:风光
无限 (“风光”和“春”虽然都是联句中的主语,但是字数不同,在对联中是不允许的。)

  多分句例:

  上联:山明水秀,八节四时颜不老;

  下联:日丽风和,千年万古景长春。

(“秀、和”为第一分句句脚,“老、春”为第二分句句脚,因第二分句是最后一个分句,故“老、春”称为联脚即可。)


二、内容相关
  对联上下联内容应有关联。应把一副对联看作一篇文章,要有主题和中心思想,不能上下联各说一件不相关的事物。如“春来眼际,喜上眉梢”两句话共同表达春天到来的喜悦心情。
  病例:

  春来眼际

  悲上心头

  两句话表达的意义相隔甚远,这是不行的。

“字数相等、内容相关”是对联的基本要素。


三、词性相当
  “词性相当”是对联的语法要素,其含义是:上下联相对应的每个字、词的词性应属于同一类别。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
  例:

  春

眼际

  喜

眉梢

  名词 动词名词(名词性偏正词组)

  病例:

  春

眼际

 (名词 动词名词;细分:“眼、际”均为名词)

  风光 无限

 (名词 形容词;细分:“风、光”名词,“无”副词兼动词,“限”名词)


四、平仄相对(谐)
  “平仄”的概念:“平”指普通话阴平、阳平,即第一、二声,如“妈、麻”,在对联中称为“平声字”;“仄”指普通话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如“马、骂”,在对联中称为“仄声字”。
  “平仄相谐”就是声调相互协调,以便读起来琅琅上口,有音律感。“平仄相谐”是对联的声律要素。

  对联不像格律诗词那样要求尾字押韵,但要求上联联脚是仄声,下联联脚是平声。“联脚上仄下平”是对联声律最基本的规则。例:

  春来眼际

  平平仄仄

  喜上眉梢

  仄仄平平

  上联联脚“际”普通话读去声,在对联中归入仄声字,下联联脚“梢”读阴平,归入平声字。“际”和“梢”就符合“联脚上仄下平”的声律规则。而上面的病例“春来眼际,风光无限”联脚都是仄声,所以此病例除了词性对仗不工的问题,还存在声律不合规则的问题。

  上例中,上下联除尾字平仄相反外,我们还注意到其他字的平仄也是相反的,这也是对联声律的要求。上下联平仄相反也是“对”的概念,即反向对应。不过对联声律并不要求每个字都平仄相反,如上面的病例“春来眼际,悲上心头”,虽然“春”和“悲”都是平声,但整幅联作从声律上说是没有问题的。

  除联脚字平仄必须相反(且上仄下平)外,其他哪些字可以不相反,哪些必须相反?这就涉及到对联声律更多的规则,将在后面继续介绍。




五、逻辑相通


通俗地讲,就是符合人们所掌握和公认的常识(通,就是能解释通,符合人们生活的常识性认知)。


逻辑病句:家徒四壁千书柜==




坦荡襟怀行厚道==


茫然尘世树平心




坦荡襟怀行厚道


坚贞气节铸忠心






至此,大家已经对“什么是对联”这个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我们常用“工整”来肯定一副对联作品,其含义就是:此联作在内容(包括意境、逻辑关系)、词性、声律等各个方面都符合要求。
  古代常将对联悬挂、张贴于店堂庙宇的楹柱上,所以对联又称楹联。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联的形式、用途和种类也有不少新的变化,“楹联”便成了对联的雅称。

  对联有各种分类。按字数,分为短联和长联,单边30字及以上为长联。按用途和内容(联类),分为春联、贺联(婚庆、贺寿、乔迁、开业等场合)、挽联、宅第联、胜迹庙堂联等等。按修辞格式和手法(联格)划分,类别很多。用于张贴的春联、寿联、婚联、挽联通常加一个4个字的横批(从右自左书写)。其他种类的对联一般不加横批。

  结合上述对联的基本规则和分类,现略举数例,请尝试分析每幅作品在内容、词性、声律三个方面的工整情况。

  有天皆丽日

  无地不春风(春联)

  处处欢歌遍地

  家家喜笑连天(春联)

  陌上春来花似锦

  庭前鹊闹客如云(春联)




山明水秀八节四时颜不老
  日丽风和千年万古景长春(贺寿联)




(顾宪成题东大书院。“书院”是古近代地方上设立的供人读书或讲学的场所。书院联书卷味浓厚、书生气十足,自成一派,对仗工整,佳作颇多。此联即为经典的复字、叠字、顶针联)该内容搜集于互联网。




顶针


又称顶真、联珠或蝉联,指用前一句结尾之字作为后一句开头之字,使相邻分句蝉联。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对联手法,也很能体现汉字的特色。如: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诗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佚名题北京潭柘寺弥勒殿联)


  痴则贪,贪则嗔,嗔则伤人种苦因,故知痴是苦


戒而定,定而慧,慧而悟道成师匠,当以戒为师


一心守道道无穷,穷中有乐
万事随缘缘有份,份外无求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烈火煎茶,茶滚釜中喧雀舌
清泉濯笋,笋沉涧底走龙孙

船载橹、橹摇船,橹动而船行
线穿针、针引线,线缝而线缀

山径晓行,岚气似烟,烟似雾
江楼夜坐,月光如水,水如天

鱼钓钓鱼鱼骇钓
马鞭鞭马马惊鞭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
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

白鸟忘饥,任林间云去云来、云来云去
青山无语,看世上花开花落、花落花开





第二节、对联的分类




对联按内容分类:意境联,
哲理联  机巧联 ,常见的就这三大类:


一、意境联   对联的意境就是对联所表现的境界


风弹曲水波弦乱=雁写长天暮纸宽


一管苍凉吹月落=满怀寂寞引潮生


一般意境 联的评判标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词性,结构,关联性,声律,格律,意境,逻辑等


二、哲理联


万事均由天做主==一生难与命争衡


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


说白了就是摆事实讲道理


三、机巧联


机巧联的种类很多,我这里只举俩种,也是平时大家玩的比较少的,最常见的就是句子里含有典故,有的是很明确的,有的是分散嵌在句子里的。


1、无情对          白日依山尽==青年司马光


2、玻璃联           山中日出==水里风来






第三节、对联的“内容相关”问题




内容不相关的毛病在“你出我对”的即兴对联中普遍存在。即兴对联不排除随心所欲的休闲娱乐功能,但如真心希望提高联艺,内容关联问题就不能不加以重视。下面是摘录的几个病例:
  山路踏青风满袖

  阳关辞故泪两颊

  上联描写身心愉悦的“踏青”,下联却是伤感的“辞别”。

  焰火升腾空灿烂

  恩师仙逝徒伤心

  无须多说,问题显而易见。

  西疆腾热浪

  北国化冰封

  (上联应是颂扬西部开发,而下联“化冰封”很难有更深层的含义)

  出句:味醇香郁铁观音

  对句:手忙脚乱土郎中

     字正腔圆洋教授

     肢碎身残泥菩萨

     活血化瘀金罗汉

  这个例子中,第一、二个对句可谓风马牛不相及,第三个“泥菩萨”对“铁观音”在内容上是对应了,但是“肢碎身残泥菩萨”和出句的“味醇香郁铁观音”所表达的意义仍是相隔太远;“活血化瘀金罗汉”是四个对句中较能匹配出句的句子,但“活血化淤”说功用,“味醇香郁”说味道,内容关联度仍不够,如将出句改为“生津止渴铁观音”则关联度更强。

  要想对出好句,而不是只为了一时的娱乐,就不能只看到其中的部分词句,仓促应对,应该对整个出句加以足够的分析,揣摩出句要表达的主题,然后认真遣词造句,努力使对句和出句能构成一个整体。

  对联从内容上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对应方式达到整体统一。

(一)上下联内容的正向关联——正对

  上下联的具体内容相同或者相似,但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同一事理,内容上互为补充,这叫“正对”。例:

  登楼看月胸襟阔,

  把酒临风感慨多。

(二)上下联内容的反向关联——反对

  通过一正一反(常使用反义词)的描写或说理,表达同一个主题(通俗地讲就是正反两个方面说明同一个道理)。例:

  多言即少味,

  无欲斯有为。

(三)上下联内容的连续性关联——串对

  串对也叫流水对,就是一个意思分两句说,两句合起来是一个整体(串对,与诗钟的合吟差不多)。例:

  直登云麓三千丈,

  来看长沙百万家。

  根据正对、反对和串对的特点,大致可以这样来分析出句:如果出句已经具有完整的意义,对句就考虑从另一个侧面去写;如果出句含有表达正面意义的形容词或副词,对句就使用反义词从反面去写(反之亦然);如果出句只说了一半,对句就需要顺着出句的思路写完另一半。如果是自己创作成联,则需要练习使用各种关联方法。






第四节、对联中几种特殊的形式   

对联的基本规律一般概括为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同、结构相当、平仄相对等要素。但是也有许多特殊的形式,其中有些形式鲜为人知。  




    (
一)借对  
  对联是倾向于工对的,联家千方百计谋求对仗精工。传统诗词格律中的借对法,即可把不能相对的词语变成能相对者,甚至变成极工的对仗,从而使对仗获得更多的自由,提供了一条宽工转化之途径。借对可分为借义对和借音对两种。   
    1
、借义对  
  作为对仗之字词,用句中原义虽非工对,但其另有他义,借之以对仗则属精工,此为借义对之原理。
酒债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 (唐·杜甫七律《曲江》
)   
  “寻常”是普遍的意思,但古制以八尺为寻,倍寻为常,故可借为量词,与“七十”相对为工。

地有七星邻北斗;

  
人如二客伴东坡。 (清·百文敏、吴山尊对句于肇庆七星岩
)   
  “东坡”为苏轼之号,是专用名词,现借“东”为方位名词,而与“北”成工对。

好句不妨灯下草;

  
高龄可辨雾中花。 (佚名题眼镜店
)   
    “草”本为动词,此处借为花草之草,以与“花”相对。

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清·严问樵挽姬人朝云联
)   
  “朝云”为姬人名,现借“朝”为时令类词对“暮”,借“云”为天文类词对“雨”成工对。

席上不分南北;

  
眼前只见东西。 (笔者讽酒官联
)   
   “东西”为物品,现借之为方位名词与“南北”相对。

解脱拈花刚佛日;

  
证明因果在仙霞。 (清·孙叔平挽邢克均巡抚之妻于福建
)   
   “佛日”即佛之生日,死者适于该日去世,此处借年月日之“日”为太阳之同义词“日”,以与“霞”作天文对。“仙霞”即仙霞岭,借“仙”对“佛”,借“因果”之“果”为花果之“果”,以同“花”相对。
   
    2
、借音对  
  两字本不能相对,但其中之一有同音字与对方为工对时,则可借音而对。借音对常多用于颜色对,此种不被联家作为工对,实不得已而为之,因而少用之。
马骄珠汗落;

  
胡舞白蹄轻。 (杜甫《泰州杂诗》
)   
    句内借“珠”为朱,和“白”成颜色对。

寄身且喜沧州近,

  
顾影无如白发何。 (刘长卿七律《江州别薛六》
)   
    出句借“沧”对“苍”,与“白”为颜色对。



    (
二)无情对  
  无情对,顾名思义,即上下边意义不相关的对联,它只求字面上的对仗,特别强调字词工对。在联意方面,它采取逆向思维的方法,反其意而为之。无情对非但意义不相关,而且意义上相差越远越好,上下两边的命意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每比各自的意义要自然连贯。无情对上下边的结构也恰好与一般联语相反,它追求结构的不一致,甚至相差越远越好,以形成强烈的反差,构成另一种意趣。如:
公门桃李争荣日;

  
法国荷兰比利时。

上比是赞颂某人的教育成就之语,其结构很复杂;下边只把三个国名(亦即三个名词)排列在一起而已,并没有说明什么意思。上下边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又如:

陶然亭;   树已半枯休纵斧

  
张之洞。  果然一点不相干。

这些对联虽然上下边意义毫不相干,但每个字词的对仗是十分工整的,尤其讲究名词的小类相对。在手法上,无情对的撰写大多采用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转义对之,并尽量做到对句中的所有字都转义,转义后还必须使相应的字词依然存在对仗关系。如:

丑角;

  
美元。
   
  “丑角”是演员行当,“美元”是货币。但“丑”、“美”是取形容词义相对,“角”、“元”是取货币单位名词相对。再如:

回头是岸;

  
汉口非洲。
   
  “回”、“汉”是民族名词,“头”、“口”是人体部位,“非”、“是”取副词义。同时这一无情对又有另一层意思:因为回头是岸,所以汉口(是城市)不是“洲”。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楹联学会还专门举办了一种无情对专刊《无情联圃》,恐怕是全国第一个无情对专刊,已出版几十期,其刊头联“看来易对实难对,道是无情却有情”正好道出了无情对的特点。该刊物发表了许多新创作的优秀的无情对。如:




治水;毛利;莽汉;楚江;明朝中叶;诸葛亮;我不同他作对;
  整风。肾亏。荒唐。清明。美国里根。东方红。谁来与你买单。



实际上,无情对的应对比常规对联的应对要难,难就难在追求对仗的工巧和句意的雅趣。从某种意义上说,应对无情对句,不失为提高撰联对仗技巧的一种方式。


   
    (
三)自对  
  自对,即对联的出边或对边内部采用的对仗形式,无论在长联或短联中,均可有自对,由于短联字数少,故只能有句中词语自对,而长联则既可以有句中词语自对,也可以有句子自对(所以在判断是否词性相当时,不能单纯地上、下句一一对应)。   
     1、词语自对
  
  (1)单字自对   

东西汉阙光藜阁;

  
升陟高冈放眼眸。 (异字
)
  “东”与“西”相对,“升”与“陟”相对,否则,“东升”是不可能作鹤顶格嵌名联的。

秦氏风波三字黑;

  
岳门忠义满江红。 (异字
)  
   “风”对“波”为天文类名词相对,“忠”对“义”为人事类名词相对。

喜冬阳之煦煦;

  
美吾玉之玲玲。 (同字
)  
    (2)
双字自对   

湘水楚山多俊彥;

  

宁人息事有奇方。 
  
   “湘水”对“楚山”,“宁人”对“息事”。
   
    (3)
多字自对   

三绝诗书画;

  
一官归去来。 (异字
)   
    “诗书画”三字互对,“归去来”三字互对。

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

  
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 (异字
)   
   “天地日月鬼神”互对,“尧舜禹汤文武”互对。
   
    ……问问问,这半江月,谁家之物?

 
 ……看看看,那一块云,是我的天。 (同字
)   
    兄弟三人,酒癖烟癖赌癖;

  
田园万顷,今年明年后年。 (半同字
)   
    (4)
多重自对   

上下同心,潭邵拓开高速路;

  
瑞祥盈宇,山川改变旧时颜。 
   
    “上”对“下”,“潭”对“邵”,“拓”对“开”,下边亦同。

不求金玉重重贵;

  
但愿儿孙个个贤。 (传统对联
)   
    “金”、“玉”自对,“儿”、“孙”自对,“重重”自对,“个个”自对。
   
    (5)
隔字对   

老吏何能,有讼不如无讼好;

  
小民易化,善人终比恶人多。 
  
    “有讼”、“无讼”自对,“善人”、“恶人”自对。
   
    6)
跨句自对   

此种自对形式比隔字对的距离更远,自对之词语分散在各短句之中,合成一组。

无底乎,有底乎,进来看看;

  
上层也,下层也,往复空空。 (亦为混交自对
)   
    “有”、“无”自对,“上”、“下”自对

一道二开茶,闲话三江四海;

  
西拉东扯事,喜听北调南腔。 

出句中“一道”、“二开”、“三江”、“四海”构一组自对之词语;对句中“西拉”、“东扯”、“北调”、“南腔”亦构成一组自对之词语。
   
    (7)
不等量自对   

此种自对中,自对词语的数量不同。王力先生《汉语诗律学》中说这种对仗形式,“如系五言,往往是上两字与下三字相对,如系七言,往往是上四字与下三字相对,这样,虽然在字数上不相等,在意义上是颇工整的对仗”。



   
夏赏荷花 秋赏菊;
  
上无谄媚下无欺。 



   
四面荷花 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山异 石尤异;
  
洞奇 心更奇。 



   
二分诗景 八分画;
  
楼外江声天外峰。


   
   
墙上芦苇,头重 脚轻 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 腹中空。



    (8)
假性自对   
  以双字连绵词(尤其是同一偏旁部首者)的每一个字冒充单字自对,以和真正的单字自对进行相对的对仗形式。
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 
  
   “蝼蚁”是蝼蛄和蚂蚁,故“蝼”与“蚁”自对,而麒麟则是连绵词,只指一物,但二字均为“鹿”旁,与“蝼蚁”均有“虫”旁相似,形成类似“麒”与“麟”之自对。因非真正意义上的自对,故名假性自对。




第五节、对联的格律问题




1、规则:


对联的基本规则是上联的 2位字4位字6位字、尾位字要和,下联的2位字4位字6位字、尾位字音调相反(平音字和仄音字的相对,简称,平仄相对。而不是相同),举例:   

燕叫一声江水 绿===仄仄平平平仄    
蛙鸣半宿稻花 ===平平仄仄仄平    

2
、什么是平仄:
平字就是平音字,仄字字面意思解释就是不平音字。现代汉语拼音中,规定汉语拼音的1声字2声字作为平音字,简称平,3声字4声字作为仄音字,简称仄。  古代读音与现代读音有很多区别,古仄今平、古平今仄的现象相当普遍。所以才有了《平水韵》和《中华新韵》 ,其中,《平水韵》为古音,《中华新韵》为今音。比如,   

衣(是1声),夷(是2声)这都是平声字==   
倚(是3声),义(是4声)这都是仄声字==   

3
、上下联的区分:
主要看联尾的最后一个字,如果联尾的字是仄(汉语拼音的34声字)音,那么就是上联。联尾的字是平(汉语拼音的12声字)音那么就是下联。举例   

荷尽已无擎雨盖 (尾字是汉语的四声,也就是仄音,那么这联是上联)   
菊残犹有傲霜枝(尾字是汉语的一声,也就是平音,那么这联是下联)   

4
、基本格式   
本句偶数位字,自己和自己的偶数位字平仄交替   
对句偶数位字,自己和对句的偶数位字平仄相对   
当然两只本句合在一起就是一幅完整的对联。   
简称:    本句平仄交替,对句平仄对应,举例   

燕叫一声江水 绿===仄仄平平平仄    
蛙鸣半宿稻花 ===平平仄仄仄平    

上联的2位字4位字6位字是必须平仄交替的   
下联的2位字4位字6位也是必须平仄交替的,   


并且下联一定要和上联的2位字4位字6位字和尾字的平仄必须相反(相对==上联的2位字用仄音字,下联的2位字就必须用平音字,接着246、类推)而不是相应。   


对联有个基本口诀,135不论246分明,大体意思就是说,1位字3位字5位字的平仄音调可以不用很加强的考虑(要根据整句的平仄来决定),采用平声字或者仄声字都可以,但是2位字4位字6位字和尾位字要很明确,不能乱动。再提高一步,就是135位字要根据偶数246位字的变化来考虑。   

5
举例修改:
其实很多初学的朋友造句方面比我好的多,也很有意境感,只是关键字、就是整个句子在 关键位置字的音调上在组字的时候没有控制好,就是经常提到的对联格律的问题, 为什么要讲究个格律呢,其实是为了上下联关键位置246 、尾字的音调相反(平仄相对)然后读起来有抑扬顿挫的感觉,琅琅上口。   

比如:   
错误的格式   
杏花如雨  两岸飞红香满径   
梅傲枝头  零落成泥碾作尘   

前分句的四个字   
杏花如雨  仄平平仄   
梅傲枝头  平仄平平   
按照基本口诀,135不论246分明   
花是一声平,那么下联对傲四声仄,这是正确的   
雨是三声仄,那么下联对头二声平,这是正确的   

但是后分句的七个字中   
两岸飞红香满径  仄仄平平平仄仄   
零落成泥碾作尘  平仄平平仄仄平   
按照基本口诀,出句平仄交替,对句平仄对应,违反了246分明原则。   
还有一个问题,出句的句脚和联脚都是仄,对句的句脚和联脚都是平,单从这个角度来看,便是仄、仄==平、平,失去了抑扬顿挫的律感,所以,无论有多少分句,也应该遵守平仄交替的要求。
错一、上联是四声仄,下联对应的也是四声仄,那么就不对了,而且是名词。是动词,有词性不对的嫌疑。   

错二、上联是二声平,下联对应的也是二声平,那么就不对了,而且是形容词。是名词,有词性不对的嫌疑。   

错三、上联是四声仄,下联对应的也是四声仄,那么就不对了,而且是形容词。是动词,有词性不对的嫌疑。   

正确的格式:   
按照基本口诀,本句平仄交替,对句平仄对应,135不论246分明原则。   


如雨杏花,两岸飞红香满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似盘荷叶,一池浮绿醉千山=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如果改成这样,读起来就很有律感了




六、常用格律




对联默认的声律是平水韵(古音),格律是马蹄韵(在于其规律正像马之行步,后脚总是踏着前脚脚印走),


简单举马蹄韵正格,六言及七言句式




五言句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六言句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


七言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变格根据1,3,5不论推演,这里不做细说。




七、联病




1、合掌


合掌,即出句、对句的意义基本或大部相同,仿佛人的两个手掌。合掌又分为个别词合掌,部分合掌,大部分合掌,此乃对仗中的大忌。我要说的合掌是广义的合掌,非狭义的合掌概念,


例如:


斗转星移悲切切,境迁时过恨绵绵。


2、粘律


上下联246偶数位平仄应相反,如相同称为粘律。


例: 风和日丽花争艳


山青水绿鸟竞歌(青-和、绿-丽 粘律)


3、三平尾


三平尾”指下联(或分句)最后三个字连平


例: 满园芳草绿


万户春联红(仄仄平平平)

三仄尾类推




工和工整的区别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均符合要求。


工整就是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1、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表现形式(意境联最好是正对)


2、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对或相反的对偶形式(哲理联,意境联常用)


3、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串对很适合哲理联使用)


对联也不允许 孤平  和孤仄  如仄仄仄平仄仄平


拗救


凡是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称为拗句,不合格律的字称为拗字。五言中是三拗四救,七言中是五拗六救,但也不绝对的。我个人认为,所谓拗的问题,只适合诗词,对联中不存在拗救的问题,而是必须符合格律要求。若说要救,也必须在本句中进行补救,否则便是出律。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床前明月光


古:平平平仄平


今:平平平仄平




  疑是地上霜


古:平仄仄仄平


今:平仄仄仄平




  举头望明月


古:仄平通平仄


今:仄平仄平仄




  低头思故乡


古:平平通仄平


今:平平平仄平





  • 编辑
  • 删除
  • 转为日志
  • 字体:中

上一篇 | 下一篇


楼主热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4-22 22: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只是形式,支持才是真相。
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3-5-15 23: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深藏功与名  发表于 2015-4-21 22:03:32
不错的文章,内容远见卓识.禁止此消息:nolinkok@163.com
西门塔尔牛 http://www.xmten.com/
深藏功与名  发表于 2015-4-24 12:08:18
好文章,内容文笔犀利.禁止此消息:nolinkok@163.com
肉牛 http://www.xmten.com/
深藏功与名  发表于 2015-6-4 05:39:04
不错的文章,内容笔下生辉.禁止此消息:nolinkok@163.com
西门塔尔牛 http://www.xmten.com/
深藏功与名  发表于 2015-7-14 00:55:39
好文章,内容气贯长虹.禁止此消息:nolinkok@163.com
不锈钢网 http://www.hbbuxiugangwang.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ㄣ烟雨风云缘 ( 湘ICP备13004676号-2

GMT+8, 2024-12-22 09:20 , Processed in 0.087147 second(s), 21 queries .

以天地为丹青,風雲为笔墨,我们在有生之年共行!当年华老去,这里还有记忆留存……

© 2009-20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