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24-11-8 12:39 |
---|
签到天数: 81 天 [LV.6]常住居民II
|
发表于 2013-1-14 06:5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精彩!喜欢。
两马出屋之后叙述背景内情是否该另行分段?
人物描写之时可否对神情面貌着字一二?这样可能更生动立体些。
如楼主所言,你小说里的方言确实给文章增色不少,不但给那些人物塑造了另外一种属于自己的特色,也增添了地域色彩,但个人认为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不至于对读者造成太大的理解障碍。目前来看,还并不过度。
下面这些摘自网络的关于方言写作的片段文字与大家共勉同学——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作为地域文化重要载体的方言,它凝结积淀着特定地域的历史文化内涵,反映着某一地域的自然与人文特色,独特的风俗与民情。
在当今社会,方言已成为一种特定的地域文化现象。方言中蕴含的民俗风情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已受到了越来越多民众的关注。可以说,方言是汉语世界中独立于普通话之外,具有内在特有风格和意蕴的一片语言天地。
在人们的通常观念中,方言是一定地区风俗民情、人文风韵的一种无形的载体。当这种特殊载体进入文学时,又被赋予了特殊意义。然而方言写作,却一直是个颇受争议的话题。
目前的研究成果对“方言写作”并没有确切的定义,大都这样认为,作家在创作中使用了富有地域色彩的方言俗语就是“方言写作”,比如现代作家老舍作品中的北京话,当代作家韩少功作品中的湖南方言,贾平凹作品中的陕西方言,等等。
在现当代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中,方言写作现象越来越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存在。方言写作并不是新时期才出现的,而是在中国文学的历史中一直存在并逐渐发展的;方言写作在新时期的小说创作中备受青睐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种种原因合力下的结果;方言写作在新时期的创作中既表现出对传统的继承,也有所创新,展现出新的特点;新时期的方言写作发展与危机并存。
新时期以来,方言再次作为一个极重要的语言资源受到许多作家的关注。以张炜、莫言等为代表的山东作家,采用独特的"地域声音"、别样的方言词汇和古朴的方言语法,不仅创造了个人言说风格、表现了复杂生活体验的审美追求,而且丰富了方言写作的审美传达策略,呈现出别样的原生态叙述魅力及地域特色的陌生化、民间化的审美效果
由于方言的原生性、随意性与非规范性,方言写作不得不牺牲文学的共性或可通约性,以及方言自身的意趣。新时期不少小说家基于自己的文化立场和语言自觉,在方言写作方面进行了很多富有成效的探索,试图在某种意义上实现悖论下的突围,使得新时期小说中的方言创作不仅表现为一次回归,更意味着一种超越和突破。但同时也是无奈的妥协。
……
曹乃谦的小说集《最后的村庄》操着原封不动的生活口语和方言土话,他的写作直接与生活接轨。曹乃谦还拒绝给他小说中的方言加注释,他说:“聪明人自会猜出那意思,看不懂的拉倒。”他这话让我佩服,这表现了他对所使用语言价值的认定和自信,还有热爱和尊重。
从文学的意义上,方言其实不可翻译。我生活过的故乡与曹乃谦所熟悉的农村同属晋北,他小说中的方言土话,对于我完全不是障碍。以我的感觉,家乡的有些话,其微妙处用普通话是无法翻译的,或是一翻译味道就不对了。因此曹乃谦使用全套方言土话的好处就显示出来了:生活中怎么说就怎么写,对话语言照搬上来,描述语言也用老乡说事的那种话。真正的文如其人,真正的本色。是生活中的语调,而非书面的语调;是生活中的味道,而非书面语言的味道;有古意,是民间的语言化石。用曹乃谦惯用的复句来说,这真是太好了,这真是太好了。曹乃谦也许真的创造了一个范例?在这里,我还得说,我不是专家权威,但我不妨将这意思说出来。回想一下,我们历经的书面的文学语言是什么?文言文,格律,平仄,韵辙,白话文,欧化的白话文,合乎语法规则的白话文,普通话,网络语言,等等。
看得出楼主是用心在写,不但是想写好写出色,更是想写出自己的特色,所以期待后文中期冀你的继续加油哈。
我不知道你是在风云哪个群,但我会力荐这部小说,希望不要太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