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シ指间砂ヘ

风云电子期刊创办前奏曲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6-13 19:3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シ指间砂ヘ


   感谢一梦用心做的这个计划,风云一家,我们,都是热爱文字的孩子,希望风云成员能永远在一起写文,一起用热血谱写苦乐年华,一起欢笑,一起成长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4-9 15:5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1-6-13 22: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7# 紫沁竹


        想来竹子和我一样热血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11-20 11:28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1-6-14 12: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样申请做管理,我愿意做后勤!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6-14 19: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3# 水是鱼的泪


        嗯,喜欢哪个版块,就在哪个版块下申请.申请有基本格式的,可以参考之前的版主申请贴...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6-14 23: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目标——创办电子期刊
    这算是风云几年来,第一次办电子期刊,说句支持的话,不如行动一起合作。
    1;需 ...
    紫沁竹 发表于 2011-6-13 14:35



        按计划内容,论坛将有四大版块支持电子期刊创办,现各版块版主人选未定,请风云有才之士参与论坛建设,支持风云...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1-8 12:39
  • 签到天数: 8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1-6-15 04: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3# 水是鱼的泪


        QQ里跟我说吧!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8-29 15:12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1-6-15 15: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楼上的都有道理,但是就稿源似乎还存在的问题,谁能保证咱们论坛有足够多的优秀的文章?谁又能保证咱们群里的文友们都是才华横溢的?
    那么如何能够获得足够多的优秀文章以凑成全的电子期刊,才是我们当办,所以咱们的论坛要吸引更多的优秀的人来发表文章,最好的方法就是论坛的推广和优化。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4-9 15:5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1-6-15 19: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7# 一蓑烟雨


        要保长久的稿源,推广是肯定的,但一时肯定无法做到,所以期刊的时间要有一个弹性度。最初可以是2~3月一刊,保证质量。
    关于论坛的推广,可以在空间里刷出来。比如在期刊前期谁发个说说配图,然后由大家转载,一方面推刊,一方面也可以揽人气(当然这是自愿的,虽然说疯转说说的广告有点……)。另外大家可以在平时不经意地宣传一下……(现在喜欢纯文学的人不多,这也是阻碍论坛扩大的原因之一)。
    总之,如果期刊的质量真的过硬,那广告自然也会很有影响。希望风云有惊艳的亮相。。。对,就是这样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11-20 11:28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1-6-15 21:2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4# 寒石


        论坛的管理是要像三月那样有技术的吧,我申请群管理,可以吧?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8-22 23:35
  • 签到天数: 19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1-6-18 09: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

    反思传统电子杂志因何走入困境

    IT业里有个规律,第一个创意者往往成为炮灰,某些“伟大的事业”往往是由后来人创造。譬如平板,最初的平板设备是由微软推动的,而最终的辉煌是由苹果的iPad收获;Myspace已经风光不再,Facebook正在风头,社交网站的风云变换大王旗;至于最近火爆的微博,其实早在05年,就有类似“短博客”的手机博客,但最终不了了之,反倒被后来者抢了风头。

    电子杂志也不例外。笔者记得05、06年前后,国内有几家电子杂志网站拿了不少投资,如ZCOM、Xplus和Poco,动辄也是千万美金的量级,可以和当年火爆的视频行业媲美了。不过现在却鲜有动静,应该是沦为“僵尸项目”了吧?



    该图显示的是曾经三家较大的电子杂志网站官方网站的流量。其中Poco已经转型图片分享网站,电子杂志只是一个频道;Xplus和Zcom的流量已经大不如前。门户网站曾把杂志列入导航,而现在也纷纷撤下。电子杂志被媒体形容“走入困境”。

    而另一方面,iPad上杂志应用,以及电子杂志平台却方兴未艾。不少杂志已经在苹果App store上开发了自家的应用。读览天下的电子杂志应用,已经在众多苹果应用中获得广泛赞誉。。

    传统电子杂志的反思

    我们不禁反思,当年的电子杂志也雄心勃勃,打着Web2.0、多媒体和用户创造内容的大旗,也曾制造了数以万计、精美的多媒体电子杂志,为什么他们没有做大,反倒被后来的读览天下所超越呢?

    反思之一:选错了终端。

    人们看杂志的一个优势在于方便携带,所以杂志是天生的“移动媒体”,可电子杂志企业们却将其定位在PC上阅读。人们在PC上已经有了互联网,还需要再来一个EXE格式的30多兆的电子杂志么?显然,老牌的电子杂志选错了终端。

    而读览天下把主打终端定位于便于携带的平板电脑,这个移动设备和杂志作为移动媒体高度吻合,也自然受到“杂客”们的欢迎。

    反思之二:选错了用户

    电子杂志的制造成本不低,尤其是集成音视频的杂志更是不菲,但传统电子杂志的用户群却和互联网用户相似,这些用户已经习惯了盗版内容和免费内容,已经接受了“免费内容+广告”的模式,有如何接受付费阅读呢?

    而这样,就让传统杂志们望而却步。广告模式意味着,传统杂志损失大笔杂志销售收入;而另一方面,这种模式也不招广告主待见,如果你的读者都是免费用户,那意味着,杂志自身的价值也大打折扣。

    读览天下的用户大多使用iPad,这是一类相对高端时尚和追求时髦的人群。而且iPad用户中,不少已经订阅过苹果Appstore的应用,不少已经养成了付费的习惯,这个传统杂志的用户群非常接近,而且,就算是通过广告模式,iPad用户会更容易得到广告主的认可。

    反思之三:内容和形式的本末倒置

    Xplus和Zcom上的多媒体杂志,集成了影音视频和精美的图片,看上去非常酷炫,但从形式上看非常完美,但却忽视了杂志的立身的根本——“深度的内容”。最近,我跟读览天下的屈辰晨聊到传统电子杂志的问题是,他特别强调“内容”是他们硬伤:

    “杂志的生产周期更长,更倾向于深度加工,将信息的沉淀,在其中加入了很多思想的内容,这些内容经过沉淀、往往是是精华内容。而Xplus等数字杂志的确制作了很多酷炫的多媒体杂志,但仅仅是形式花哨,但却失去传统杂志的精深内容,也得不到广告主的认同,当每本数字杂志都支不抵收时,最终只能走向消亡”

    读览公司主打两个品牌:读览天下和ZAKER。

    读览天下做的事儿是:将平媒数字化,并增加了收费的模式,看上去更像是杂志商店和平板上的书报亭,这样就保持了原汁原味的内容。读览天下上可以看到大量最新鲜的杂志地电子版,你不必去书报亭花十几块钱去买看过就扔掉的杂志。在读览天下里,大部分电子版杂志都非常便宜,有的连传统杂志的一半都不到。

    ZAKER的作用恰恰相反,它把更多是互联网装进杂志,人们可以在ZAKER看到杂志的各种要素:精美的大图片,醒目的报宋大标题,简洁的摘要,甚至连翻页效果也同杂志一样,颇具动感。

    读览天下和ZAKER受到用户的追捧的原因不在于花哨的形式,而是把传统的内容和数字的形式(读览天下),以及网络的内容和杂志的形式(ZAKER)进行了融合,在融合过程中,无论是杂志、网站还是读览公司以及用户都是受益者。

    反思之四:缺乏交互性

    XPlus等几家大型的电子杂志后来用户数量非常惨淡,有的网民甚至宁愿去泡论坛发帖,也懒得欣赏这些看上去酷炫的多媒体杂志。所以,尽管初期有大量资本支撑,用户数有所提升,但到了后期,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了逃离,传统的电子杂志正在慢慢退出人们的视野。

    这些听上去这么具有讽刺性,漂亮的电子杂志不如页面凌乱的论坛,这会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但这并不奇怪:用户能在论坛上发帖,交互和交友;而在电子杂志上,根本就没有多少交互设计。网民能在看上去很垃圾的论坛上乐此不彼,是因为他们能在论坛上发言,帖子背后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网民由此找到了自我;而在没有发言和发帖的电子杂志上,网民反而容易迷失。

    而在ZAKER上,聚合的不仅仅是内容,还有用户的评论;不但有新闻,资讯,还有博客和微博。在ZAKER这本杂志上,人们不仅仅是普通的阅读者,而且也是杂志的一部分:如果来了兴致,你也可以发几条评论或者微博,后来的读者们就会发现你曾经“点评”过某篇文章,有时,你甚至因此而交上笔友。

    所以,我们需要再次感慨一下: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往往是失败者。他们不了解螃蟹的脾气,他们或许被螃蟹钳过,咬过,最终没能吃上螃蟹;而后来者,看到了前辈们的失败,不断改进缺点,终于获得成功。在电子杂志领域,在纸媒体与数字媒体融合的路上,ZAKER和读览天下都吃到了螃蟹,因为,他们发现前辈们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ㄣ烟雨风云缘 ( 湘ICP备13004676号-2

    GMT+8, 2024-12-22 11:08 , Processed in 0.111747 second(s), 16 queries .

    以天地为丹青,風雲为笔墨,我们在有生之年共行!当年华老去,这里还有记忆留存……

    © 2009-20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