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659|回复: 1

锤字炼句见功夫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2-19 13: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锤字炼句见功夫
   ——读木心《素描旅者》手稿
  
   刘向阳
  
  
  鲁迅文字的凝练,精当,劲道,是出了名的,关于这方面,也有过经验之谈:“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答北斗杂志社问》)我认为鲁迅之后,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是木心,且木心文字的精致已在迅翁之上。暂不论他们文字谁高谁低,今天以《素描旅者》为例(也没有别的选择),我们来看看木心锤字炼句的功夫。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各位大师的例子很多,我们单说木心。木心对记者说:“进度一天通常是七千字,到半夜,万字,没有用的,都要反复修改,五稿六稿,还得冷处理,时效处理,过一周、十天,再看看,必定有错误发现。如果把某一文的改稿放在读者面前就可知道,我有多窝囊。”木心用功之勤、用心之细、用力之法可见一斑。于是,很想看看木心的手稿,我要在他“窝囊”的地方,窥探一点门道。从文章的删改之处,可看出作者惨淡经营的苦心。鲁迅说:“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
  在《云雀叫了一整天》扉页上,有《素描旅者》一诗手迹,字体粒粒清晰秀丽,想必不是初稿。开始,当书法欣赏,后来,与诗作一对读,我大喜过望,不亚于古董商捡了个漏。以前,那些书上刊用的手迹都是定稿或抄录,现终于见到了木心的修改稿了。
   虽无缘看到他的初稿,但这份修改稿已透露了一些有趣的信息。我们将扉页上的手稿(为方便,我将每行编号)排在下面:
  
   素描旅者(手稿)
  
  1廿五岁那年的春天
  2我在诺曼第作素描旅者
  3也就是背负行囊进出旅店
  4装着研究画道,观察风景
  5无忧呀无虑,不知明天做什么
  6停步,是为了一湾小溪
  7入店,是闻到油炸薯条的香味
  8幽会,在长满樱草的土坑里
  9田野、森林、日出、晚霞、月光
  10我游荡在依波尔和艾特乐达之间
  11海岸高而直,像巍巍的城墙
  12踏着细软的茸草,步行放歌
  13远处碧绿的海,棕色的帆船
  14茂密的野菊和罂粟花
  15村里有座报时的尖顶钟楼
  16海鸥绕着飞,大声叫
  17同时还可以坐在一处泉孔边
  18俯身啜饮沾湿鼻尖和胡子的凉水
  19确实像接吻那样地销魂
  20随你自己去想像是在和谁接吻
  
   通过比对,我们发现木心的修改,有十余处。
  第1句“廿五岁那年的春天”,定稿删去了。这句,我以为散文化了,所指也太具体,且年龄与季节,后文中已暗示,删了不影响主旨,反使诗更精练,朦胧。第2句没改。第3句,将“进出旅店”改为“出入客栈”。首先从音韵上考虑,原文皆仄声,读来拗口,修改过后,平仄互动,顺口响亮;其次从内涵上看,客栈指设备简陋的旅馆,兼供客商堆放货物,代办转运;旅店是专供旅客住宿的地方,条件必将好。为照顾后文(徜徉在乡村),用“客栈”也更贴切。
  第4句没改。第5句,“无忧呀无虑”,手稿里即有修改,“呀”字为后添。加一“呀”字,音韵更悠扬绵长,富有抒情性。“不知”改为“不思”。一字之改,诗句准确表现出青年人的特性,“无忧呀无虑,不思明天做什么”,不是不知道明天做什么,而是根本不去思考明天的事。
  第6、7句,无改。第8句,“土坑里”改为“土坑中”。这是从精确度上考虑,一般“里”,特指里面,内部,跟“外”相对。土坑,不是洞,不是封闭的空间。说“里”,坑就显得狭小。两人幽会,应该在比较大的空间。“中”泛指范围内、跟四周的距离相等。“土坑中”的坑,可大可小,起码两人在那里幽会,不会感到局促。年轻人的生活,谈恋爱是主要内容,也是最有诗意的,所以木心又增添两行:“或在保持白昼温度的麦穗上/灰色粗布下的肌肤极富弹性”,把“我”的美好日子,写得更详细、更诱惑、更情色。
  第9句,没动。第10句,将“游荡”改成“徜徉”,也是从准确性上考量。“我”在诺曼底是“作素描旅者”,不是四处游荡的流浪汉,而是一位美术青年,流连(徜徉)在艺术的殿堂,及美丽的乡村风光中。“在依波尔和艾乐达之间”,具体什么地方?手稿里没讲,定稿时,木心又加一句,“一个叫佩努乡的小村里”。
  第11句,“海岸高而直”,改“直”为“陡”,更是从正确度上考察。大家知道,海岸是自然的,有弧度的,不可能达到人为的“直”。改为“陡”符合实际,也与后面“像巍巍的城墙”一句相协调。第12句,很有意思,原手稿中“踏着细软的茸草,放歌”,“步行”二字是木心后来小字添上的,定稿中,又将其删掉了。我们仿佛看见唐朝那位斟酌“推、敲”二字的贾岛身影,如卢延让《苦吟》诗说的:“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锤字炼句之苦,由木心此例也可见一斑。
  木心是画家,写作亦处处可见工笔描摹的细节。第13句,“远处碧绿的海,棕色的帆船”,诗人为刻画逼真,在“远处”之后,加上了“一艘艘的渔船”。将“棕色的帆船”中的“色、船”删去,让“碧绿的海”对“棕红的帆”。前边已点明“渔船”,改“帆船”为“帆”,避免了重复,也达到音韵复迭回响,色彩红绿对照的效果,一举多得。
  第14、15句,一字未改。第16句,“海鸥绕着飞,大声叫”删去了逗号与“大声”。我以为海鸥是绕着飞,其叫声远近高低不同,声音应该大小尖细不一,故诗人删形容词“大声”,使其含糊,模棱,如何叫,让读者去想象。只是该句在全诗里最短,窃以为,保留逗号,句子增加一顿,也可达到韵律的平衡。
  第17句,只字未动。第18句,“俯身啜饮沾湿鼻尖和胡子的凉水”,“啜饮”与“沾湿”两个动作不是并列关系,是因果关系。用逗号点断,分开,使细节清晰凸显出来。删去“的凉水”,诗句更精练,因前边已交代在泉孔边啜饮,那“沾湿鼻尖和胡子”的肯定是“凉水”,不删,反而是累赘。
  第19句,“确实像接吻那样地销魂”,感觉太直白了,故木心全删了。第20句“随你自己去想像是在和谁接吻”,改成“随我自己设想是在和谁接吻”。“你”改为“我”,使全诗人称一致,前后呼应。前面讲“我”在诺曼底“徜徉”,结尾是“我”在喝水,肯定是“我”设想和谁接吻。用“你”字,换成旁观者的角度,便不协调、不妥帖了。“去想像”改为“设想”,意思虽然一样,但改后文字更简洁,读来更爽口。
  经过分析,我们见识了木心锤字炼句的功夫,总结出几点修改诗歌的经验:一、使用字词,从精确的角度思考。二、增删文字,从含蓄的角度定夺。三、选择词语,从统筹的角度爬梳。最重要的是如何按照上述经验去操作?我认为别无他途,只有多体会学习,不断提高修养,才能培养出这种功夫来。没有修养,想做到这些亦是空话,因为看不清什么是可有可无的字、句、段,甚至弄不好把脏水留下,反将孩子泼了出去。
  只有站的高,才看得远;想的深,才写得透;拿的准,才用得妙。所谓举重若轻,艺高胆大耳。木心乃锤字炼句的高手,如有缘看到先生更多的修改稿,我们将领悟得更多。我嫉妒陈丹青了,看过那么多木心手稿。
  
  
   素描旅者(定稿)
  
   木心
  
  
  我在诺曼第作素描旅者
  也就是背负行囊出入客栈
  装着研究画道,观察风景
  无忧呀无虑,不思明天做什么
  停步,是为了一湾小溪
  入店,是闻到油炸薯条的香味
  幽会,在长满樱草的土坑中
  或在保持白昼温度的麦穗上
  灰色粗布下的肌肤极富弹性
  田野,森林,日出,晚霞,月光
  我徜徉在一个叫佩努乡的小村里
  依波尔和艾乐达之间
  海岸高而陡,像巍巍的城墙
  踏着细软的茸草,放歌
  远处一艘艘的渔船
  碧绿的海,棕红的帆
  茂密的野菊和罂粟花
  村里有座报时的尖顶钟楼
  海鸥绕着飞叫
  同时还可以坐在一处泉孔边
  俯身啜饮,沾湿鼻尖和胡子
  随我自己设想是在和谁接吻
  
  

二〇〇九年五月二十九日端午  
楼主热帖
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3-4-22 21: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ㄣ烟雨风云缘 ( 湘ICP备13004676号-2

GMT+8, 2025-1-3 10:35 , Processed in 0.045821 second(s), 20 queries .

以天地为丹青,風雲为笔墨,我们在有生之年共行!当年华老去,这里还有记忆留存……

© 2009-20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