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338|回复: 0

散文选读——从线索与文眼领悟散文形散神聚之妙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8-10 05: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导入:
  
  有人把散文比做“文学的轻骑兵”。这种短小精悍、潇洒活泼的文学样式,有如长江大河,奔腾而下。每个时代都投进了它的激扬浪花,飞溅珠玉,终于汇成今天这样汪洋您
  
  肆的海洋。在散文的领域里,有匕首、投枪式的战斗檄文,有亲切动人的世态风俗画,也有给人以愉快休息的小夜曲。博览散文,我们可以“现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陆机《文赋》),欣赏那鲜花百态的美色、美景、美声、美情,确是一种富于启示而又充满乐趣的精神享受。
  
  朴素清新之美文:陶渊明《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仅三百二十个字,简洁之至,却又浑然一体。文笔朴质清新。这种朴素清新的美不仅来自意境、构思与文笔更主要是来自作者思想的纯厚和感情的真挚。)
  
  瑰丽奇绝之美文: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雍容华丽之美文:杜牧《阿旁宫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於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叁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於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於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於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於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於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叁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囷qūn;嫱qiáng;剽piāo;逦迤lǐyǐ;庾yǔ)
  
  智慧谐趣之文:
  
  《男人》——梁实秋
  
  男人令人首先感到的印象就是脏!当然,男人当中亦不乏刷洗干净洁身自好的,甚至还有油头粉面衣裳楚楚的,但大体来讲,男人消耗的肥皂和水的数量要比较少些。某一南校,对于学生洗澡是强迫的,入浴签名,每周计核,对于不曾入浴的初步惩罚是宣布姓名,最后的断然处置是定期强迫入浴,并派员监视,然而日久玩生,签名簿中尚不无浮冒情事。有些男人,西装裤尽管挺直,他的耳后脖根,土壤肥沃,常常宜于种麦!袜子手绢不知随时洗涤,常常日积月累,到处赛藏,等到无可使用时,再从那一堆污垢存货当中挑选比较干净的去应急。有些男人的手绢,拿出来硬像是土灰面制的百果糕,黑糊糊黏成一团,而且内容丰富。男人的一双脚,多半好像是天然的具有泡菜梅干菜再加糖蒜的味道,所谓“濯足万里流”是有道理的,小小的一盆水确是无济于事,然而多少男人却连一盆水都吝而不用,怕伤元气。两脚既然如此之脏,偏偏有些“逐臭之夫”喜于脚上藏污纳垢之处往复挖掘,然后嗅其手指,引以为乐!多少男人洗脸都是专洗本部,边疆一概不理,洗脸完毕,手背可以不湿,有的男人是在结婚后才开始刷牙。“扪虱之谈”的是男人。还有更甚于此者,曾有人当着掻背,结果是从袖口里面摔出一只老鼠!除了不可挽救的脏相之外,男人的脏大概是由于懒。
  
  对了!男人懒。他可以懒洋洋坐在旋椅上,五官四肢,连同他的脑筋(假如有),一概停止活动,像呆鸟一般;“不闻夫博奕者乎……”那段话是专对男人说的。他若是上街买东西,很少时候能令他的妻子满意,他总是不肯多问几家,怕跑腿,怕费话,怕讲价钱。什么事他都嫌麻烦,除了指使别人替他做的事之外,他像残废人一样,对于什么事都愿坐享其成,而名之曰“室家之乐”。他提前养老,至少提前三二十年。
  
  紧毗连着“懒”的是“馋”。男人大概有好胃口的居多。他的嘴,用在吃的方面的时候多,他吃饭时总要在菜碟里发现至少一吋见方半吋厚的肉,才能算是没有吃素。几天不见肉,他就喊“嘴里要淡出鸟儿来!”若真个三月不知肉味,怕不要淡出毒蛇猛兽来!有一个人半年没有吃鸡,看见了鸡毛帚就流涎三尺。一餐盛馔之后,他的人生观都能改变,对于什么都乐观起来。一个男人在吃一顿好饭的时候,他脸上的表情硬是在感谢上天待人不薄;他饭后衔着一根牙签,红光满面,硬是觉得可以骄人。主中馈的是女人,修食谱的是男人。
  
  男人多半自私。他的人生观中有一基本认识,即宇宙一切均是为了他的舒适而安排下来的。除了在做事赚钱的时候不得不忍气吞声的向人奴膝婢颜外,他总是要做出一副老爷相。他的家便是他的国度,他在家里称王。他除了为赚钱而吃苦努力外,他是一个“伊比鸠派”,他要享受。他高兴的时候,孩子可以骑在他的颈上,他引颈受骑,他可以像狗似的满地爬;他不高兴时,他看着谁都不顺眼,在外面受了闷气,回到家里来加倍的发作。他不知道女人的苦处。女人对于他的殷勤委曲,在他看来,就如同犬守户鸡司晨一样的稀松平常,都是自然现象。他说他爱女人,其实他不是爱,是享受女人。他不问他给了别人多少,但是他要在别人身上尽量榨取。他觉得他对女人最大的恩惠,便是把赚来的钱全部或部分拿回家来,但是当他把一卷卷的钞票从衣袋里掏出来的时候,他的脸上的表情是骄傲的成分多,亲爱的成分少,好像是在说:“看我!你行么?我这样待你,你多幸运!”他若是感觉到这家不复是他的乐园,他便有多样的藉口不回到家里来。他到处云游,他另辟乐园。他有聚餐会,他有酒会,他有桥会,他有书会画会棋会,他有夜会,最不济的还有个茶馆。他的享乐的方法太多。假如轮回之说不假,下世侥幸依然投胎为人,很少男人情愿下世做女人的。他总觉得这一世生为男身,而享受未足,下一世要继续努力。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原是人的通病,但是言谈的内容,却男女有别。女人谈的往往是“我们家的小妹又病了!”“你们家每月开销多少?”之类。男人的是另一套,普通的方式,男人的谈话,最后不谈到女人身上便不会散场。这一个题目对男人最有兴味。如果有一个桃色案他们唯恐其和解得太快。他们好议论人家的阴私,好批评别人的妻子的性格相貌。“长舌男”是到处有的,不知为什么这名词尚不甚流行。
  
  《女人》——梁实秋
  
  有人说女人喜欢说谎;假如女人所捏撰的故事都能抽取版税,便很容易致富。这问题在什么叫做说谎。若是运用小小的机智,打破眼前小小的窘僵,获取精神上小小的胜利,因而牺牲一点点真理,这也可以算是说谎,那么,女人确是比较的富于说谎的天才。有具体的例证。你没有陪过女人买东西吗?尤其是买衣料,她从不干干脆脆的说要做什么衣,要买什么料,准备出多少钱。她必定要东挑西拣,翻天覆地,同时口中念念有词,不是嫌这匹料子太薄,就是怪那匹料子花样太旧,这个不禁洗,那个不禁晒,这个缩头大,那个门面窄,批评得人家一文不值。其实,满不是这么一回事,她只是嫌价码太贵而已!如果价钱便宜,其他的缺点全都不成问题,而且本来不要买的也要购储起来。一个女人若是因为炭贵而不升炭盆,她必定对人解释说:“冬天升炭盆最不卫生,到春天容易喉咙痛!”屋顶渗漏,塌下盆大的灰泥,在未修补之前,女人便会向人这样解释:“我预备在这地方安装电灯。”自己上街买菜的女人,常常只承认散步和呼吸新鲜空气是她上市的唯一理由。艳羡汽车的女人常常表示她最厌恶汽油的臭味。坐在中排看戏的女人常常说前排的头等座位最不舒适。一个女人馈赠别人,必说:“实在买不到什么好的……,”其实这东西根本不是她买的,是别人送给她的。一个女人表示愿意陪你去上街走走,其实是她顺便要买东西。总之,女人总欢喜拐弯抹角的,放一个小小的烟幕,无伤大雅,颇占体面。这也是艺术,王尔德不是说过“艺术即是说谎”么?这些例证还只是一些并无版权的谎话而已。
  
  女人善变,多少总有些哈姆雷特式,拿不定主意;问题大者如离婚结婚,问题小者如换衣换鞋,都往往在心中经过一读二读三读,决议之后再复议,复议之后再否决,女人决定一件事之后,还能随时做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做出那与决定完全相反的事,使人无法追随。因为变得急速,所以容易给人以“脆弱”的印象。莎士比亚有一名句:“‘脆弱’呀,你的名字叫做‘女人!’”但这脆弱,并不永远使女人吃亏。越是柔韧的东西越不易摧折。女人不仅在决断上善变,即便是一个小小的别针位置也常变,午前在领扣上,午后就许移到了头发上。三张沙发,能摆出若干阵势:几根头发,能梳出无数花头,讲到服装,其变化之多,常达到荒谬的程度。外国女人的帽子,可以是一根鸡毛,可以是半只铁锅,或是一个畚箕。中国女人的袍子,变化也就够多,领子高的时候可以使她象一只长颈鹿,袖子短的时候恨不得使两腋生风,至于钮扣盘花,滚边镶绣,则更加是变幻莫测。“上帝给她一张脸,她能另造一张出来。”“女人是水做的”,是活水,不是止水。
  
  女人善哭。从一方面看,哭常是女人的武器,很少人能抵抗她这泪的洗礼。俗语说:“一哭二睡三上吊”,这一哭确实其势难当。但从另一方面看,哭也常是女人的内心的“安全瓣”。女人的忍耐的力量是伟大的,她为了男人,为了小孩,能忍受难堪的委曲。女人对于自己的享受方面,总是属于“斯多亚派”的居多。男人不在家时,她能立刻变成为素食主义者,火炉里能爬出老鼠,开电灯怕费电,再关上又怕费开关。平素既已极端刻苦,一旦精神上再受刺激,便忍无可忍,一腔悲怨天然的化做一把把的鼻涕眼泪,从“安全瓣”中汩汩而出,腾出空虚的心房,再来接受更多的委曲。女人很少破口骂人(骂街便成泼妇,其实甚少,)很少揎袖挥拳,但泪腺就比较发达。善哭的也就常常善笑,迷迷的笑,吃吃的笑,格格的笑,哈哈的笑,笑是常驻在女人脸上的,这笑脸常常成为最有效的护照。女人最像小孩,她能为了一个滑稽的姿态而笑得前仰后合,肚皮痛,淌眼泪,以至于翻筋斗!哀与乐都像是常川有备,一触即发。
  
  女人的嘴,大概是用在说话方面的时候多。女孩子从小就往往口齿伶俐,就是学外国语也容易琅琅上口,不像嘴里含着一个大舌头。等到长大之后,三五成群,说长道短,声音脆,嗓门高,如蝉噪,如蛙鸣,真当得好几部鼓吹!等到年事再长,万一堕入“长舌”型,则东家长,西家短,飞短流长,搬弄多少是非,惹出无数口舌;万一堕入“喷壶嘴”型,则琐碎繁杂,絮聒唠叨,一件事要说多少回,一句话要说多少遍,如喷壶下注,万流齐发,当者披靡,不可向迩!一个人给他的妻子买一件皮大衣,朋友问他“你是为使她舒适吗?”那人回答说:“不是,为使她少说些话!”
  
  女人胆小,看见一只老鼠而当场昏厥,在外国不算是奇闻。中国女人胆小不至如此,但是一声霹雷使得她拉紧两个老妈子的手而仍战栗止,倒是确有其事。这并不是做作,并不是故意在男人面前做态,使他有机会挺起胸脯说:“不要怕,有我在!”她是真怕。在黑暗中或荒僻处,没有人,她怕;万一有人,她更怕!屠牛宰羊,固然不是女人的事,杀鸡宰鱼,也不是不费手脚。胆小的缘故,大概主要的是体力不济。女人的体温似乎较低一些,有许多女人怕发胖而食无求饱,营养不足,再加上怕臃肿而衣裳单薄,到冬天瑟瑟打战,袜薄如蝉翼,把小腿冻得作“浆米藕”色,两只脚放在被里一夜也暖不过来,双手捧热水袋,从八月捧起,捧到明年五月,还不忍释手。抵抗饥寒之不暇,焉能望其胆大。
  
  女人的聪明,有许多不可及处,一根棉线,一下子就能穿入针孔,然后一下子就能在线的尽头处打上一个结子,然后扯直了线在牙齿上砰砰两声,针尖在头发上擦抹两下,便能开始解决许多在人生中并不算小的苦恼,例如缝上衬衣的扣子,补上袜子的破洞之类。至于几根篾棍,一上一下的编出多少样物事,更是令人叫绝。有学问的女人,创辟“沙龙”,对任何问题能继续谈论至半小时以上,不但不令人入睡,而且令人疑心她是内行。
  
  
  
  二、追踪摄迹形散神凝——散文的线索
  
  散文的特点是“散”,内容海阔天空:日月星辰,山川云海,花鸟草木,跃然纸上;音容笑貌,悲欢离合,万端感触,尽收笔底。在写法上,也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或状
  
  物,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变化无穷。所以,读散文,开初的印象似觉头绪繁多,而难以把握其思想感情的精髓。但散文的特点又在于“不散”,撒得开,收得拢,纵横开
  
  阖,活泼自由,形散神凝,一切材料都围绕着主题思想而旋转。象飞机,张开想象的翘膀高高翱翔,不偏离航线;似风筝,凌空飘飞,又一线相牵。我们要抓住散文“形散”与“神不散”的辩证统一关系,善于追踪摄迹,理形摄神,沿着文章的线索,看作者如何在巧妙的构思中,以思想感情为帅,把丰富的材料组织起来,构成闪光的艺术珍品。
  
  线索,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章中的体现,也就是统摄和连缀各个场面的纽带。用场面结构全文,总要有能连结和贯穿起来、推进情节发展的一条主线,正像前人比喻的,拥有一屋子散钱,还需要一根绳子把钱串起来。应该说,任何一篇记叙性的文章,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总是要紧紧攥住这根绳子,才能把所要表达的内容有层次地串连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线索的设置,情况比较复杂。不同体式、类型的文章、不同内容与表达风格的文章,都可以有不同的线索。有的文章线索清楚、甚至有明显的标志,有的文章线索就比较模糊,还有的文章线索与记叙顺序、叙述方式结合而隐含文中,难以分辨。但不管是哪种情况,场面的转换,情节的推进,事物发展的脉络,在文中总会有某种轨迹,则是确定无疑的。
  
  线索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情节线以叙事为主的文章,按照故事情节的推进来结构全文。这样,文章的线索往往就与时间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结合。如《一件珍贵的衬衫》,尽管作者采用了倒叙的方式,文中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又是在三个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但全文的记叙过程仍然是以这一件衬衫的来由为线索而展开的。
  
  人物线以记人为主的文章,人物的思想、品质及其主要特征,都可以成为文章的线索。如,《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记叙农民科学家吴吉昌历尽千辛万苦、忍辱负重,终于培育出棉花新品种的故事。文中除了截取最关键的部分放在开头以外,核心部分是按时间顺序,分五个场面,从不同角度描述了吴吉昌几起几落和顽强拼搏的过程。这一情节推进的核心,也是主人公奋斗的动力,就是“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方面是各种禁令和各种迫害,一方面是艰苦奋斗、顶着风暴默默耕耘。这一尖锐的矛盾冲突,就成了表现吴吉昌品质的一条主线。
  
  情感线在记人、叙事的文章中,某种情感的发展过程或特征,有时可以构成一条贯穿全文的主线。如《记念刘和珍君》,作者分几个场面记叙了与刘和珍的交往、反动派的杀戮和刘和珍的表现,贯串全文的是一种悲愤的感情。当作者缅怀烈士时是无限的悲痛,“我说不出话”;当作者述及反动派的杀戮时则是满腔的愤怒,“我还有要说的话”。正是这两种情感的交织构成了全文震撼人心的思想力量。又如《背影》,当然可以将“背影”作为全文的线索,但贯串在车站送别的过程中那种浓烈的父子之情,也不能不说是隐含在文中的一条主线。又如《荷塘月色》,作者开头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想起荷塘的满月,去寻找宁静。这种静与不静交织的情绪的波澜,就形成了贯串全文的线索。每一个场面的景物描写,莫不以此复杂的心态为依托。
  
  主题线记叙性文章的中心思想,有时也可以成为贯穿全文的主线。当然,任何文章都要围绕主题选材、组材,似乎都可以找到一条主题线,其实并不尽然。线索具有两种职能,即连结全文和贯串全文。在记叙性的文章中,有的“事尽言止”,意蕴含蓄,意在言外;有的则是“卒章显志”,结尾才点出主旨,这样的情况就很难说存在一条主题线。只有作者刻意用表达主旨的语句去连缀和贯串全文时,才有一条主题线。如《为了忘却的记念》,开头提出全文的主旨:记念是为了忘却,而忘却则是为了摆脱悲哀,用更好的行动来记念。这段文字覆盖全文,贯串始终,成为作者在文中搜寻细小的回忆、寄托深沉的哀思的主导思想和内在力量;结尾处,作者悲愤之情达到顶点,再一次表达这种难以忘却而又不如忘却的主题,并声言人们和历史永远不会忘却的坚定信念。应该说,本文的主题线是明确而突出的。
  
  实物线与主题或主要情节有关、或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实物,也可以成为文章的主线。如冰心的《小橘灯》记叙了一个小姑娘在艰苦的条件下护理生病的妈妈的故事。作者精心选择材料,刻画了乡公所楼上、很小很黑的板屋和黑暗潮湿的山路几个场面,反映小姑娘照料妈妈、接待客人所表现出来的坚定、乐观、热情、纯洁而又带有几分稚气的美好品质。尽管那盏“小橘灯”是在高潮时出现,但前有伏、后有应,全文紧紧围绕这盏“小橘灯”来展开,“小橘灯”就成为本文的一条主线。
  
  独特词语线作者刻意设计的某种关键性的独特词语也可以成为文章的主线。如茅盾的《风景谈》,在抗日战争时期西北高原广阔的大自然的背景下,作者描绘了六幅人物画,每一幅画面之间穿插了简短的议论文字,把“人的活动”当作“风景”来赞美,用“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这样的语句贯串全文,并随着画面的推进深化了这一主题。如果将上述语句当作全文的主题线来认识,自然并无不可;但作者刻意强调的独特词语“风景”,对于读者来说,更有吸引力。每一次穿插,都用“风景”二字紧紧扣住,反复吟味,既连缀全文,又贯串全文,以此作为全文的主线,应该说是最好不过的。
  
  线索的类型及其在具体文章中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文章线索单一;有的文章线索双重,或虚实结合,或纵横交叉,或一主一次,或平行发展。线索在文中的体现,多半在标题、开头、结尾、过渡和段首段尾的关节处;而把握文章的气势、整体脉络和倾向,则是把握线索的关键。
  
  
  三、传神写照妙在其中——散文的“眼”
  
  诗有诗眼,戏有戏眼,散文也有它艺术的“眼”。散文的“眼”井非指某个字用得巧妙,某句话显得警策,它是主题思想的凝聚点。刘熙载说:“揭全文之指,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必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艺概“文概》)又说:“余谓眼乃神光所聚,故有通体之眼,有数句之眼,前后后无不待眼光照映”(《艺概·词曲概》)。所谓“神光”就是主题思想,所谓“倾注”就是照应主题思想之处。
  
  1、“文眼”在散文中的作用
  
  一是散文主旨的凝聚点。
  
  文眼在散文中是文章主旨的凝聚点,是贯穿全文的中心的闪光点,具有画龙点睛或起提携的作用。因此,从古到今,有成就的散文大家,特别注重“文眼”,通过文眼揭示文章的主题思想。如,古代的韩愈的《师说》,其文眼是“古之学者必有师”,荀子的《劝学》,其文眼是“青取之于兰而青于兰”;现代散文中,的《海市》,文眼就是“那真实的海市,比起那缥缈的幻境还要新奇”。可以说,一篇散文,有了“文眼”,使主题表现得更为鲜明。
  
  二是散文结构的关联点。
  
  我们知道,散文的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而“文眼”,是“神”的外在显现,具有衔接“形”的作用,即“形”紧紧围绕“神”选材和结构。如,《台阶》的“文眼”是文章中的“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一句。而开始说“父亲总觉得自家的台阶低”,只有三级台阶。提高台阶是父亲的愿望,接着就围绕父亲提高台阶的希望描述,他终年不辞辛劳,一个体壮如牛的人付出大半辈子的时间,虽然台阶高了,但人衰老了,身体也垮了。文章前后就由这一“文眼”联接,而且使读者明确了父亲提高台阶的原因。
  
  2、“文眼”在散文中的位置
  
  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必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抑所谓文眼者也。”在不同的位置有着不同的作用,而多数是由议论或抒情的语句表现出来。
  
  在题目,显现思想
  
  “标题是著书立说的眉目,是宏观统摄和调控文章写作行为顺利展开并能高质量完成作品核心,是破译文章的直接入口。”(何立主编《写作词典》学苑出版社)好的题目,有提示作品的内容,升华作品主题的作用。如,郑振铎的《别了,我爱的中国》,这一句“别了,我爱的中国”,在文章中三次出现,回环曲折,一唱三叹,从题目的特殊语法结构所蕴含的感情和内容来看,相辅相成,那爱国之情和不忍离开祖国而又不得不暂时离开的痛苦之情交织在一起,而文题照应的,又起到了强调作者感情思想的作用。
  
  在文前,领起全文
  
  “文眼”在篇首,领起全文,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文眼就是开始的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全文以此发展,由“心里颇不宁静”引起“步出门”去看“荷塘月色”。在看“荷塘月色”时,也透漏出自然宁静真的“心里颇不宁静”,无奈,回到家,又开始新的“不宁静”。全文围绕“心里颇不宁静”展开,随物赋形,但丝丝穿眼,“不宁静”成了文章思想的闪光点,“不宁静”成了文章结构的凝聚点。
  
  在文中,承上启下
  
  在文章篇中的“文眼”,就像小河上的一座精巧的桥,往往体现出承上启下的作用。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文眼就在篇中,即:“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这在全面已经“注之”:“力常足以入,火常足以明”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由这一过渡,顺势讲明出游“探险”实现“游之乐”必须注意“志”、“力”、“物”三者的关系。这不但照顾到前文的文意,而且过渡自然,顺势成章。
  
  在文尾,画龙点睛
  
  有的散文,前面娓娓叙来,直到结尾处,水到渠成,点出“文眼”。这种在文章结尾处的文眼,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冯骥才的《真珠鸟》一文,结尾写道:“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世界。”这是人与鸟和谐共处的感受,而和谐的真谛在于信赖。从写作来说,这句就是全文的“文眼”,这是神来之笔,不但揭示题旨,而且这样的结尾收得有“味”,更饱含了深深的哲理。
  
  但是,有的散文的“文眼”不只一个,有多个“文眼”的,还有的散文“文眼”在文章藏得隐蔽,这就要我们注意分辨和寻觅。
  
楼主热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ㄣ烟雨风云缘 ( 湘ICP备13004676号-2

GMT+8, 2025-1-3 09:12 , Processed in 0.050050 second(s), 23 queries .

以天地为丹青,風雲为笔墨,我们在有生之年共行!当年华老去,这里还有记忆留存……

© 2009-20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