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青藤 于 2013-8-27 17:14 编辑
读文,像个挑剔的孩子,总要安置好心情,或许还该选择下基调。是暖是冷,是奥古还是清新,是大朴拙,还是小细腻。这一切都布置完全能安下心去细致的看一本长篇幅的书,尤其是自己欣欣喜欢许久的人的字。看了挺久严歌苓的字了,对于她笔下的女性,谈不上喜欢,却有一种急于察看的欲望。 《金陵十三衩》一部女子的传奇。严歌苓作为女性作家对女人心里的描摹可谓细而又细,像在缝制一个生动的刺绣,一针一针严密不可或缺。而穿透这些女子,再去看看女子本身投映的魅力,是一副大型的泼墨,酣畅淋漓的潇洒。一种被社会已经毁灭过的十三个女子在毁灭面前的挽救,是一副多么生动的图景。不去拔高这些女子,所谓女性意识觉醒,国难面前的崇高牺牲,都一一去除。我更愿意相信,这是女子“母性”的一种萌发。之于万物灵长的爱与勇气。 《无出路咖啡馆》这是自传体的一部小说,自传一般文学性都会略显薄弱些。但是既然是小说,对于情节的生动性,人物的塑造都仍然值得看。两个人物,以我自己的偏见,还是喜欢“我”和里昂的那段生活的描写,那个有着神奇感染力的男子与那个嘈乱的底层世界的生活方式。那个无以命名的情感,那细碎的生活末梢,那种理与情的挣扎,急于命名的情与难以命名的欲的探求,都是一种致命,在这个社会,这种无声的邂逅与挣扎并不少见。或许世界有很多情感都难以命名,可我们偏偏急于去给每件事情,每种情愫定义,一旦定义,才发现那种美好的情感都已经干瘪在无力的字义里。或许细细探究会发现,里昂不敢定义那份情感的怯懦该去好好的征伐,但这些或许都不再重要,当我们把一份重于自己生命交付于你,又有谁不会毫不犹豫的去抬上双肩。对于牺牲的责难又该是怎样?“自己卖肾养活自己心爱的女子?与放弃艺术自由去世俗的赚取生计”哪个是牺牲?哪个牺牲更大?再或者你可以简简单单的去体会下外国留学生的生活,FBI拷问的场景,跟着作者去看看里昂那个神奇的咖啡馆,看看这个谜一样的男子高雅的吞咽与慌乱的塞饱肚子的吃相怎样融合? 《扶桑》,这部小说,作者以身份介入的姿态来向作者诉说,时刻将故事的镜头推近推远,对于这个有着东方蛊惑力的女子,以一个微笑的姿态,从她的二十一岁到二十三岁,让克里斯沉迷的那一种悲剧性——那种可以收纳一切鄙俗与罪恶的容与恕。不可否认东方女性在数千来文化的浸泡下难以熄灭的母性是一种多么强大的力量,可以将一切都能心安理得的承受。换而言之,也许对于生命不可抗拒的悲喜,我们唯有心安理得的去接纳,然后微笑掸掸落在衣裳的灰尘与袭在喉咙里蛰伏许久,让人流泪伏的辛辣。 《一个女人的史诗》,这部比扶桑温暖些的作品,也是唯一可以微笑读完的作品。作者喜欢去塑造也偏爱宽容的坚忍的女性,对于这样的女性痴痴不倦,这部作品依然如此。这里面有着委屈、悲哀、愚钝、不可救药的宽容,但你会发现,结尾温暖的一笔追究可以让你忘却隔年风霜的冰冷。 PS:以上作品比较适合女孩子看,个人比较喜欢严歌苓对女性心理独白的描写,无一处不贴切。
PS:主要是幻小主常唠叨太懒,又确是很懒。最近就读了几本书拿来正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