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讲:老师清篱
各位群友好!首先感谢众群友的抬举,让我主持对联研讨。
其次,这里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感受而已,不是权威。
在讲的过程中,各位群友可随时提问,如果我回答不了的,我会去查一些资料,再和大家探讨。
与本主题无关的内容和有争议的内容,留待过后进行;即使我的意见与大家的想法相左,也留待过后再进行。
先介绍几个文学形式概念
对联,有很多别名,如楹联、桃符、对子、联句,等等上百个
最早的明确的概念是桃符
就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相传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和大家温习一下几个相关的概念
对联是从诗歌中化出来的
所谓诗,就是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的文章
《诗经》是最早的诗歌合集
成书于西周初年,距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了
绝句,起源于汉,当时就是四句
四句一首,意为最短的诗(还有一种解释为:截四句,后误为绝句)
七律,即七言律诗的简称。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律诗,只是与绝句相区别而已)
超过十句的叫排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以伟大诗人屈原为代表的楚地诗人创造的一种诗体
汉赋是在汉代涌现出的一种有韵脚的散文
很多时候又称辞赋或赋辞
之所以叫辞,是因为其与赋有很大的区别
从本质上讲,楚辞与汉赋没多大区别
排,是以抒怀为主;赋,是以写实为主
赋,以写实为主,以景带出情
骈文,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
所以“骈四俪六”,是并列的,是说同一件事的
宋词,又叫词,是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
随着元灭宋而入主中原,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小说,是文学体裁四分法中的一大样式
是拥有完整布局、发展及主题的文学作品
所以,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
是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
戏剧,是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
戏曲,指的是中国传统的戏剧
戏剧,是从国外引进的概念
戏曲,是中国本土的概念
以上这些基本概念,是非常常见的,大家都应该了解
下面介绍下对联的起源
虽然有记载的对联,是起于五代后主孟昶,是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桃符,是当时的一种桃木工艺品
古人还在辞旧迎新之际,在桃符上分别画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图像,悬挂于门首,意在祈福灭祸
“神荼”、“郁垒”二神,是古代人们心目中的门神,希望驱鬼避邪
后来人们为了图省事儿,就直接在桃木板上直接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也是最早的成型的对联形式
所以,后人把春联直接贴在桃符上,于是便以“桃符”借指“春联”这种语言文字的平行对称(对偶),与哲学中所谓“太极生两仪”,即把世界万事万物分为相互对称的阴阳两半,在思维本质上是相通的,而这种阴阳二元的思想观念却也渊源甚远,所以,也有人认为对联起源于秦朝,并以敦煌莫高窟的句子为佐证
比如,
三阳始布,四序初开。
三阳伊始,四序来祥。
福延新日,庆寿无疆。
我倒觉得,起源于殷商也不为过,因为诗经中就有很多对偶句,只是那时没提出对联的概念而已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
所以,又叫《诗三百》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西周从公元前11世纪(约公元前1046年)开始的,距今已有三千多年了
诗经中例句,如: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究竟起源于何时,不是我们现在要考证的,大家了解一下就行了
第一节、对联的概念
对联,由两句话或两段话组成
横写时,上联在上,下联在下
竖写及悬挂、张贴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多分句组成的两段话中,每一分句的尾字称为“句脚”
最后一个分句的尾字称为“联脚”
每边只有一句的对联,尾字一般称为联脚
对联可以不加标点符号
加标点符号时,如单边只有一句,则上联标逗号,下联标句号
多分句时,上联联脚通常标分号
下联联脚标句号
由一个作者创作的上下联称为“成联”或“自撰联”,或称为“自对联”
两个人或者两人以上共同创作时
先写成的一句称为“出句”,后写成的一句称为“对句”
出句可以是上联,也可以是下联
联脚字为仄声的,是上联;联脚字为平声的,是下联
最早我和人讨论对联时,我讲的是四要素
即:平仄相对,词性相当,意境相连,逻辑相关
后来在黄鹤楼讲的时候是五要素,就是加了个字数相等
结果引起了一片质疑声
不是六要素吗,怎么成了五要素了
我觉得字数相等和节奏相和,可不作为要素
所谓要素,是指必不可少的
比如:地主==杨白劳
袁世凯==中国人民
字数并不相等,也被众多人奉为经典
比如节奏方面的: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无所谓节奏问题,也被传为千古名句
不过,我还是入乡随俗吧,讲六要素
那些都是个例,不足以说明问题
大家只做为开拓思路的参考即可
对联的六个要素: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平仄相对(谐),逻辑相通,节奏相和
一、字数相等
“字数相等”包含三层意思
上下联相对应的词组字数相等
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字数相等
上联总字数和下联总字数相等
比如:
上联:春来眼际
下联:喜上眉梢
(相对应的字、词字数相等)
如果这个问题清楚了,节奏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病例:
上联:春来眼际
下联:风光无限
多分句例:
上联:山明水秀,八节四时颜不老;
下联:日丽风和,千年万古景长春。
二、内容相关
对联上下联内容应有关联
否则,只是对,不是联
应把一副对联看作一篇文章,要有主题和中心思想
不能上下联各说一件不相关的事物
如“春来眼际,喜上眉梢”,两句话共同表达春天到来的喜悦心情
病例:
春来眼际
悲上心头
两句话表达的意义相隔甚远,这是不行的
“字数相等、内容相关”是对联最基本的要素
三、词性相当
“词性相当”是对联的语法要素
其含义是:上下联相对应的每个字、词的词性应属于同一类别
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
花草对花草,天文对天文
自然对自然,人物对人物
所以,我才建议大家多看看笠翁对韵
如:
春来眼际
名动名
喜上眉梢
名动名
四、平仄相对(谐)
“平仄”的概念
“平”指普通话阴平、阳平,即第一、二声
如“衣(阴平)、咦(阳平)”
在对联中称为“平声字”
“仄”指普通话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
如“倚(上声)、义(去声)”
在对联中称为“仄声字”
古音中的入声字归于仄声
今音的轻声字,视语言环境,可平可仄
“平仄相谐”,就是声调相互协调
以便读起来琅琅上口,有音律感
所以,“平仄相谐”也是对联的声律要素
对联不像格律诗词那样要求尾字押韵
但要求上联联脚是仄声,下联联脚是平声
如:春来眼[际]==
平平仄[仄]
喜上眉[梢]
仄仄平[平]
上例中,上下联除尾字平仄相反外,其他字的平仄也是相反的
对于初学者来说,字字相对,对打好基础是有很大帮助的
上下联平仄相反也是“对”的概念,即反向对应
如果符合马蹄韵,对联声律并不要求每个字都平仄相反
马蹄韵是对联的基本格式,也是没有争议的格式
五、逻辑相通
通俗地讲,就是符合人们所掌握和公认的常识
通,就是能解释得通
符合人们生活的常识性认知
逻辑病句:家徒四壁千书柜==
家徒四壁,是指穷得除了墙壁外,别无他物了
这么穷,又哪来的千书柜呢
不符合常理
又如:
坦荡襟怀行厚道==
茫然尘世树平心
既是茫然,又怎能树平心呢?若有平常心,便不会茫然了
坦荡襟怀行厚道,
坚贞气节铸忠心。这样对还说得过去
六、节奏相和
这是对联格律方面的要求
节奏,本是音乐术语
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等现象
在联律中,则是指对联语句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
通俗地讲就是上下联断句是相对应的,不能出现错位
节奏相和,要求上下联在节奏的停顿上必须保持一致
如:
上联:春来眼际
下联:风光无限
这个就是在断句上不一致
也就是词组结构失衡
上次我讲的时候,先说了词组结构问题
立刻有人讥笑我错了,是节奏问题
如果词组结构是相对应的,还会出现节奏失衡吗
例句:
漏尽--飞身--去;
心明--及第--归。
弄笛--竹风--惊--月兔;
佐诗--菊酒--醉--秋香。
堪破--堂谋,功名--且做--壶中--物;
参明--佛语,世利--权当--云外--尘。
雁讯--渺时,已无--一字--题--秋叶;
霜枫--红处,恰有--万思--牵--故人。
至此,大家已经对“什么是对联”这个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
我们常用“工整”来肯定一副对联作品
其含义就是:此联作在内容(包括意境、逻辑关系)、词性、声律等各个方面都符合对联的要求
古代常将对联悬挂、张贴于店堂庙宇的楹柱上,所以对联又称楹联
“楹联”也便成了对联的雅称
随着社会的发展
对联的形式、用途和种类也有了许多新的变化
任何事物都不会一成不变的,都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所变化,这是正常的。
今天就讲这么多,耽误大家休息了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我们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