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5473|回复: 0

“邓攸”相关典故源流分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6-12-10 03: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邓攸”相关的典故主要有“饮水”、“怨不留”、“邓攸无子”三个,这些典故又各自发展出来形式多样的变体,比如“怨不留”、“现鼓应鸡鸣”、“�如五鼓”、“�鼓留公”、“邓侯船”、“伯道孤单”、“伯道暮年”、“伯道无儿”、“伯道无后”、“哭邓攸”、“无儿悲邓攸”“邓家无子”、“邓攸无儿”等,这些典故内涵丰富,并且在历史上和现代都引发了激烈的批判。考察这些典故对于探讨“清廉”这一课题极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邓攸清廉饮水怨不留邓攸无子内涵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3-0000-02

  一、“邓攸”相关典故源流梳理

  在历史上,“邓攸”其实只是一个小人物,但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却以“清廉”的品性留名青史。关于邓攸的典故,如“饮水”、“怨不留”、“邓攸无子”等,都与他清正廉洁的品性有关,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批判,颇耐人寻味。因此,本文通过梳理与“邓攸”相关典故的源与流,探讨邓攸的“清廉”。

  (一)饮水

  “饮水”本意喝水,在古代“饮水”有表示饮食简单,生活清贫的深层含义。

  《礼记・檀弓下》:“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孙希旦集解:“饮有浆醴之属,今但饮水而已,饮之贫也。”

  邓攸受命担任的吴郡太守一职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可见吴郡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在当时,可能是富庶之地,而邓攸“载米之郡,俸禄无所受,唯饮吴水而已。”他不但饮食简单,生活清贫,连朝廷发的俸禄的都不要,大有表明姿态,树立标杆之意。邓攸这样具有标志性意义甚至有点极端的做法可以看成他上任时的执政宣言,向大家宣告自己将清廉执政的决心。而正因为这样的举动不同寻常,十分突出,本来只是指饮食简单的“饮水”一词也就发展成为代表邓攸清廉的行动的典故。

  使用“汉籍全文检索系统(第三版)”进行普查发现,各代文献里用“饮水”一词的很多,

  真正开始运用“饮水”这一典故的文章有可能是江总的《辞行李赋》:

  愿自励而饮水,揆无庸而案辔,嗟负恩之无力。

  江总是著名南朝陈大臣,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江总入隋为上开府,后放回江南。

  自此之后,把“饮水”用为指邓攸清廉的文章并不多,主要集中在唐代的诗词里面。

  饮水临人易,烧山觅士难。

  �渚美为长饮水,金山高作受降碑。

  唯高饮水节,稍浅别家愁。

  人皆知饮水,公辈不偷金。

  此地清廉惟饮水,四方焦热待为霖。

  折腰非吾事,饮水非吾贫。

  用典是古典诗歌最重要的写作技巧之一,它是作者为达到最佳表达效果而刻意采取的写作手段,因此“饮水”典故集中出现在唐诗中合乎常理。但是唐以后的作品中,“饮水”一词虽然出现频率很高,然而用作典故以表示邓攸清廉的几近绝迹,偶尔在一些典籍中会把邓攸作为一个清官来介绍,但是都没有直接用“饮水”这一典故。出现这样的现象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邓攸确实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虽然他得以名载史书,但是影响力并不大;第二,他“载米之郡,俸禄无所受,唯饮吴水”的举动后世官员很难效仿,清廉尤可为,不受俸禄却实难做到;第三,就典故本身而言,“饮水”一词对邓攸整个故事的概括并不精确,邓攸的故事不在于“饮吴水”,而在于“唯饮吴水”,自己带着米粮,连俸禄都不受。“饮水”一词根本无法表现其精髓,而“饮水”作为一般意义的日常使用频率又很高,因此用作典故不是很实用。

  (二)怨不留

  邓攸离开吴郡之时,吴人唱了一首歌以表达对于邓攸离开的不舍之情:

  “�如打五鼓,鸡鸣天欲曙。邓侯挽不留,谢令推不去。”

  唐代诗人高适将这样一种感情,这样一个故事以“怨不留”的典故形式写在了自己的诗歌《奉酬睢阳李太守》中:

  梁国歌来晚,徐方怨不留。

  到了宋朝,“怨不留”这一典故演变出了“�如五鼓”、“�鼓留公”、“邓侯船”等几种形式:

  空使吴儿怨不留,青山漫漫七闽路。

  津亭路,�如五鼓,难驻邓侯船。

  对榻不眠谈往事,�如五鼓过严城。

  �如五鼓鸣城头,使君去矣不可留。

  倒床鼻息四邻惊,�如五鼓天未明。

  �鼓留公岂是催,公诗云:“潮过鱼船叠鼓催。”湖山得意且徘徊。

  “怨不留”这一典故及其变体形式在宋朝的诗词中集中出现之后,对于这一典故的使用便很少见了。

  (三)邓攸无子

  “邓攸”相关的三个典故中,“邓攸无子”这一典故变体形式最多,使用得也最为广泛。最早是在魏晋时期以“伯道无儿”的形式出现:

  时人义而哀之,为之语曰:“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

  伯道无儿,嵇绍不孤。

  唐代,“邓攸无子”这一典故开始广泛地出现在诗词之中,并且出现了很多变体形式,主要有“伯道暮年”、“伯道无儿”、“无儿悲邓攸”、“邓家无子”、“邓攸无子”等。

  伯道暮年无嗣子,欲将家事托门生。

  故人坟树立秋风,伯道无儿迹便空。

  有鸟哭杨震,无儿悲邓攸。

  陶令有田唯种黍,邓家无子不留金。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宋辽金元明清等时代,“邓攸无子”这一典故及其变体形式被广泛运用于当时流行的各种诗词文献中,并且又发展出了一些新的变体形式,比如“伯道孤单”、“伯道无后”、“哭邓攸”、“邓攸无儿”等。

  李固有冤藏蠹简,邓攸无子续清风。

  中郎有女传书业,伯道无儿嗣世家。

  伏生有女书空在,伯道无儿世共怜。

  伯道暮年无嗣子,苗发女中谁是卫夫人?刘禹锡

  呜呼!可与同行而又系之树,有人心者可忍之耶?此所以伯道无儿,何天道无知哉?噫!晋之好名,至此极矣。

  杜宇有冤能泣血,邓攸无子可传家。

  伯道无儿,盖为子临空位;卜商哭子,皆因父带刑爻

  凭将夫子呼杨震,不见藐孤哭邓攸。

  “邓攸无子”这个典故及其变体形式在各朝各代被广泛使用,这一现象跟中华民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和“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分不开。在古代,没有孩子,特别是没有儿子对一个家庭来说是非常沉重的打击。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老来得子,儿子三岁却不幸夭折,他的悲痛之情在诗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

  书报微之晦叔知,欲题崔字泪先垂。世间此恨偏敦我,天下何人不哭儿。

  蝉老悲鸣抛蜕后,龙眠惊觉失珠时。文章十帙官三品,身后传谁庇荫谁。

  这样的诗句看了让人为之动容,所以白居易多次在诗词中自比邓攸:

  怀抱又空天默默,依前重作邓攸身。

  未死痴王湛,无儿老邓攸。

  到了民国时期,人们开始冲破封建思想的禁锢,男女平等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所以用来表示“无儿之悲”的典故也就不那么常用了。当然,在文献中,这个典故仍然还是有出现:

  伤官无力,是以伯道无儿。子夏丧明。绝其后嗣。

  即使到了现代,诗词爱好者们在创作诗词时,也会偶尔运用到这一典故,比如2011年甘肃发生特大校车交通事故造成21人死亡(其中幼儿19人)、43人受伤。事故发生之后,举国震惊和悲痛,有网名为“十觞亦不醉”的网友就在博客中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悼甘肃校车事故遇难儿童――十觞亦不醉

  长叹天公不可谌,漫将寒雾结愁阴。当时危辙何人会,从此骊珠无处寻。

  伯道孤单梦已断,杨彪忿恻瘦难禁。悲风应是迷魂泣,难报今生寸草心。如果仔细分析,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并不十分恰当,因为这个典故主要指一个人终其一生都没有儿子。考察历代运用此典故的地方就会发现,用到这个典故的地方都是表示一个人终其一生没有子嗣。而且在典故本来的故事中,邓攸无子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因为弃儿保侄,第二个是因为不再纳妾。这两个原因恰恰是在后世引发争议的原因。

  二、“邓攸”相关典故引发的批判及分析

  “邓攸”相关的三个典故中,首先引发争议的便是“邓攸无子”这个故事,争议最早在唐代编纂的《晋书》中出现:

  而攸弃子存侄,以义断恩,若力所不能,自可割情忍痛,何至预加徽缠,绝其奔走者乎!斯岂慈父仁人之所用心也?卒以绝嗣,宜哉!勿谓天道无知,此乃有知矣。

  《晋书》的编纂者认为,邓攸在逃难的过程中,如果实在没有能力保全两个孩子,也只能忍痛割爱,但是不至于把自己的儿子绑在树上,限制他努力求生的行动。做出这样违背人性的举动而导致绝嗣,实在是天道有知!

  到了清代,又有人对“邓攸”的行为提出了更全面的批判:

  嘉锡案:攸弃己子,全弟子,固常人之所难能,然系儿于树则太残忍,不近人情。故晋书史臣论极不满之。

  嘉锡案:古者姓氏有别,所买之妾若出于微贱,不能知其氏族之所自出,犹必询之卜筮,以决其疑。自汉以后,姓氏归一,人非生而无家,未有不知其姓者。此妾既具知父母姓名,而攸曾不一问,宠之历年,然后讯其邦族,虽哀恨终身,何嗟及矣!白圭之玷,尚可磨乎?

  这次对于造成邓攸无子的两个原因都进行了批判,既批判邓攸系儿于树的残忍,又批判了邓攸娶妾前不问其氏族的虚伪。因而可以看出,作者不但认为邓攸系儿于树的故事是真的,更是从他娶妾的故事出发揭露了邓攸伪善的真面目。

  那么从考察典故的角度出发,就更加可以看出邓攸故事的真实性,因为与“邓攸”相关的三个典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就是“极端”。

  “攸在郡刑政清明,百姓欢悦,为中兴良守。后称疾去职。”

  邓攸在吴郡执政不久便“称疾去职”,这里的“称疾去职”可谓意味深长,说明是邓攸主动要走,而且走得十分绝决。“百姓数千人留牵攸船,不得进,攸乃小停,夜中发去。”夜里偷偷地就走掉了。为什么这位清正廉洁的邓大人不想多留几年呢?这种绝决的离开使得邓攸极端清廉的行为更像是政绩工程,是在为自己捞升迁的本钱。果然,邓大人一路高升。“拜侍中。岁余,转吏部尚书。”邓攸升迁之后没有再坚持不受俸禄了,他的行为也颇耐人玩味,“蔬食弊衣,周急振乏。性谦和,善与人交,宾无贵贱,待之若一,而颇敬媚权贵。”他表面上仍然清廉简朴,广结善缘,同时又敬媚权贵,为保住自己的官位也为以后的升迁铺路。

  除了这三个典故体现了邓攸做事的“极端”之外,邓攸生平中其它很多行为都给人“极端”的感觉,这些“极端”都表明了邓攸的伪善和人性缺失。

  “邓攸”虽然只是一个小人物,但是却颇具有典型性。他的伪善其实是很有代表性的,他代表了在封建专制政权名儒实法的统治下,绝大部分读书人选择的一条路。既在表面上维持了儒生的节操,又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不能不时时刻刻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就像他最终还是选择不复纳妾,导致了无儿的结局。这样一个庞大的面目模糊的官员群体既有可憎之处,又常常很可悲。由此可见,与“邓攸”相关的这些典故虽然名义上都是宣扬清廉,实际上却只能当做弘扬清廉的反面教材,发人深省。

  参考文献:

  [1]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汉籍全文检索系统(第三版).2004.本文典例皆出自该系统。

  [2]辛夷,成志伟.中国典故大辞典[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楼主热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ㄣ烟雨风云缘 ( 湘ICP备13004676号-2

GMT+8, 2024-12-22 13:35 , Processed in 0.062401 second(s), 20 queries .

以天地为丹青,風雲为笔墨,我们在有生之年共行!当年华老去,这里还有记忆留存……

© 2009-2020

返回顶部